一家穷人变骗子,反转让你怀疑人生,影片提前锁定我年度第一

这部电影,是我在近好几年的上映电影中,算是找不出缺点的影片,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甚至我在看完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用文字去描述,回过神来后,我才渐渐意识到,这部影片居然能杂糅进这么多类型。全片充满着隐喻和讽刺甚至是恶搞的幽默,还有悬疑和惊悚,看这部电影就像看了十部电影的信息量,这就是本片的强大。

它就是韩国最会讲故事的导演奉俊昊的最新作品《寄生虫》,影片还拿到了今年的戛纳金棕榈,这也是韩国电影第一次拿到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

不夸张的说,我觉得《寄生虫》是奉俊昊继《杀人回忆》后的又一个巅峰。

奉俊昊是谁,对电影迷来说并不陌生吧,他除了被大家封为神作的《杀人回忆》,还有热门的《江汉怪物》,《母亲》,《雪国列车》,《玉子》等。

讽刺,反传统,始终蕴藏在奉俊昊的作品里,比如《杀人回忆》里,在迷雾的凶手周围,你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因为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在整个故事里,所有人物因为女学生被害案件,彻底回归人性。

奉俊昊的作品,一直秉持着上述的核心观点,奉俊昊从来不会在他作品的人物面前选边站,也不会让观众能体会到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又是受害剥削人,他的作品一切人物的价值观,都是复杂和浑浊的,这样也变得更为真实和残忍。

《寄生虫》,同样是有着奉俊昊强烈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但这一次的故事和探讨的角度,比这些年他的作品更为深刻和更具隐喻,剧情多处的黑色幽默和悬疑成分,也让影片更为讨喜,从而得到更广大观众的喜爱。

——深度剧透解析线——(没看过电影,强烈建议先Mark后看完电影再回来)

影片开始视角放在住在地下室的一家人,连上网都要去蹭别家的wifi,爸爸妈妈处在失业状态,哥哥妹妹处在失学阶段。

他们一家人用兼职都不如的框披萨盒工作,来维持卑微的生活。

“机缘巧合”,哥哥的学长给了他一个机会,让哥哥替代他去富豪家做课外辅导。

凭借着妹妹的小聪明和PS技术,哥哥拿着一份以假乱真高端文凭,顺利拿到了富豪家的offer。

哥哥顺着这条富豪的关系线,把妹妹也拉入局,让她来做一名留洋回来的艺术心理学专家。

接着妹妹再利用自己的小聪明,铲除掉了富豪家的司机,让爸爸成功走马上任。

最后,他们把最难搞的女管家也用集体的计谋,给挤出了富豪家庭,让妈妈坐上了富豪家女管家的位置,于是,一家人成功寄生到富豪家里,而“头脑简单”的富豪家庭却全然不知。

导演奉俊昊用黑色幽默,但又略带入室盗窃的紧张刺激镜头语言,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家子如何用计谋,一步步侵蚀着这富豪之家。

每一个环节,就像定时炸弹的堆叠,只要有一环错误,就会全盘皆输,所以我们在观影过程中,越看到后面,赌注越大,也越有刺激感。

影片发展到这,时间过半,一般的商业影片,会继续把剧情主线,停留在主角一家人和富豪家庭的对垒上,但,这不存在于奉俊昊的作品中。

终于在某日,富豪全家为了小少爷的生日外出露营,家中的大豪宅,完全变成了寄生家庭的房子,爸爸妈妈睡在舒服的沙发到自然醒,哥哥躺在大草坪晒着太阳看着大小姐的私密日记,妹妹在用着他们的浴缸泡澡。

一家人在富豪家中有说有笑,有发泄有释怀,突然,前女管家造访,说是来拿厨房落下的物件,结果却发现房子居然有一个秘密地下室,里面还藏着前女管家的丈夫。

眼看妈妈就要拿手机报警时,没想到爸爸他们却露出了马脚,让一出原本意料之外的闹剧再次反转,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吗,结果这时富豪主人一家因暴雨打道回府,让原本复杂的事情变得眼看就无法收拾。

经过一系列堪比惊悚片的惊险逃脱后,爸爸他们回到了原本的地下室家里,由于雨水泛滥,他们的家已经变成了鱼塘,只能被迫去临时避难所。

第二天,富豪家庭临时在家中举办生日派对,并阴差阳错地把主角一家人又聚了回来,哥哥想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掉地下室的前女管家夫妇,结果却引来了更出乎意料的杀身之祸。

光从剧情表层来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抓人的剧本了,但,能让影片进入殿堂大师级别的原因,是在于这个故事表面下所表达的隐喻和讽刺。

接下来我会拿出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解说,但只能拿出部分,因为这部电影真的每一帧画面,都充满着欲说还休的细节,如果要把《寄生虫》好好拉片的话,说几个小时都说不完。

第一点,社会阶级的探讨

阶级是奉俊昊很多作品都有的标志,比如早期的《雪国列车》,在科幻外衣的包装下,用列车发生的故事,诠释阶级之间的依存和对立的关系。

《寄生虫》也一样,前半段用了可以说极为轻松的方式,让我们看到荒诞离奇的寄生故事,似乎整个社会形态,其实就是影片中诡谲的一种寄生关系。

往真实的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上班族,不就是为企业老板打工,来赚钱所得的酬劳吗,而在这个过程中,优胜劣汰,甚至使用一些灰色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所做的事,仔细想想,和寄生家庭所做的事,本质没多大区别。

奉俊昊在表达这些观点时,一直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用了克制和冷酷的镜头,让观众做出自己的价值观判断。

奉俊昊从住在半地下室的家庭视角出发,观众似乎在一开始就对这一家庭产生同情和好感,而且寄生的对象,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富豪家庭,多少有几分打地主,分田地的快感在里面。

但随着司机被爸爸顶替,前女管家被妈妈取代,这时候画风已经不像一开始兄妹进入富豪家庭那么理所当然了。

尤其是前女管家被陷害,拖着行李箱狼狈的离开豪宅时,我们观众这时候才猛然从笑声中抽离出来,噢原来耍心机的那家人,已经开始为了自己的私利,成了加害人,而有些无辜的人,成了被害人。

再往深去想,作为观众笑出声的我们,是对耍心机的那家人的赞许吗。

在《寄生虫》里,在奉俊昊的导筒下,没有人是完美的天使,也没有人是十足的恶魔,当我们还在同情前女管家的离开时,奉俊昊又给我们一个深水炸弹,原来前女管家还瞒着主人在地下室藏了她老公。

此时的我们,或多或少同情的余温,开始转向了富豪一家,他们似乎才是最无辜的人,但事实又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也没那么简单,尤其是第二天雨过天晴时,女主人下雨让空气和城市更干净那句话,让观众对富人那一点点同情心,又削减了很多。

影片中不断强调富豪那家人思想简单,简单到确实很容易上当受骗,但转念一想,我们平凡人费尽心思,想尽办法要爬到像社长那种社会金字塔顶端,但社长一家,简单的思维却拥有了我们想要的一切,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羡慕和嫉妒,因此还有哪来那么多对富豪家庭的同情呢。

阶级,或许在奉俊昊的眼中,看到更多的是阶级之间灰色地带,还有在这灰色地带滋生的人性复杂的阴暗面。

第二点,隐喻和讽刺

在奉俊昊的作品中,怎么可能少得了隐喻和讽刺。

影片把各个家庭代表的阶级,他们所住的地方,是最好的代表,地上的人们光鲜亮丽,地下的人们苦不堪言,甚至还有密不透风的密室,隐藏着这个社会更大的隐患和不安。

主角一家人一开始收到石头,哥哥就说这石头充满了隐喻。

哥哥在片中多次提到隐喻,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讽刺,因为哥哥本身就在这隐喻内,而且哥哥那种不懂装懂的自欺欺人,让人觉得可爱中又带着可笑。

石头本身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但作为观赏石用于摆设,就赋予了其他的含义,比如招财。而影片也是因为哥哥的学长送来的石头,真的给这一家人带来了财运,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混乱深渊。

哥哥最后把这个观景石放入河中的举动,似乎意味着个体的力量,没办法改变原有的束缚,回归自己的位置,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学长在拜托哥哥去做家教时,说富豪那家人想法简单,但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简单,是主角那家人,爸爸用没有计划来应对未来,听起来好像能应对所有困难,但正因为这样的阿Q精神,让爸爸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止步不前。

兄妹俩的小聪明,最终也把自己推入更不可预测的危险中去。

主角一家和前女管家夫妇的命运,都是因为社会发展洪流淘汰的代表,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谁才是社会想法简单的人呢。

此外学长决定让哥哥做家教,并不是看重哥哥的学识和友谊,相反,学长是认为哥哥是对他造成威胁最小的人选,因为哥哥的身份和地位,是远远达不到匹配大小姐的阶层的。

在富豪家中,一墙奢华的餐具中间,有一个黑色的通道,这是通往地下室的阶梯入口,这预示着易碎的浮华表面,有着更黑暗和不可告人的深渊。

前女管家扮演朝鲜主播那一段,这段黑色幽默很明显了,如果大家把前女管家夫妇比作朝鲜,把主角家庭比作韩国,那就十分有趣了。

在影片开始不久,一个醉汉在主角家旁小便,他们都不敢惹是生非,但当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以后,找到了勇气和信心,他们以为未来正在开始往积极的方向改变着,妹妹拿着手机拍摄爸爸和哥哥朝醉汉泼水的视频,妹妹说洪水泛滥了。

当他们暴雨那晚从富豪家溜出来之后,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视角,从城市的最高处,不断往下,往下,往下,最后来到城市最低洼的地带,被雨水淹没的地方。

洪水真的来临了,把他们家彻底淹没,这影射了他们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他们以为有了所谓的体面工作之后,比醉汉更高人一等,但殊不知身份依然不变。

凶杀案件后,哥哥动过脑部手术,虽然意识清醒,但反应却是不停的笑,他连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方式都被剥夺,成为了活着的人最痛苦的存在。

影片最后我们本以为哥哥总算出人头地,但镜头往下,回到地下室,一切都只是美好愿景。

影片中有好几处暗示了哥哥的无法完成愿景,首先是哥哥考了四次大学都没能成功,从一定程度看出哥哥的用功指数。哥哥拿着石头想要解决困境难题时,也缺乏天生的胆识,最后反被石头砸了头。

从影片这些埋藏的暗示看来,哥哥能跨越阶级的几率,我们可想而知。

第三点,不快乐的角色们。

奉俊昊的作品,所有的主角们都不是真正的快乐(给五月天打个call)。

在《寄生虫》里也一样,影片没有明显的主角,在这一场群演众生相中,我们看到每个人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有着自己的烦恼,而这些烦恼的背后,正好和我们观众的烦恼能产生似曾相识的共振。

比如爸爸对于未来困难的自我逃避,哥哥想要面对困难但力不从心的事实等等,每个人都是这场悲剧的一环。

宋康昊饰演的爸爸是角色性格最为丰富的,他对于自己的人生观有着一套标准,所以他才能说出对未来0计划是最好计划的价值观。

但同时,爸爸也是一位喜欢踩过界,寻求认可和尊严的人,爸爸做司机以后,好几次话语间忘记了和社长的主仆身份,几次越过他人底线。

在暴雨那夜晚,一家人喝酒聊天时,妈妈就嘲讽他如果见到主人,就会像蟑螂一样躲起来,爸爸气急败坏,但最后妈妈那心酸的一笑,让大家都误以为这是一场玩笑。

其实妈妈又何尝不了解爸爸的性格呢,但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他们夫妻俩忘了奋斗的动力,变得麻木不堪,甚至已经没有尊严可言。

爸爸也受不了别人说他身上的味道,他认为这是他最后的底线。这也是爸爸过激杀了社长的原因,当时社长对他们这类人生死的不屑,彻底熄灭了爸爸最后的那一丝尊严。

除了爸爸以外,其他角色在他们的情节中,也展现出了十二分的精彩,他们把这部电影交织成了一部社会病态寓言的交响乐,不无聊而且充满玩味和惊喜,不肤浅而是善于用技巧去挖掘深刻。

影片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尽相同,最后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寄生虫》,荒诞和真实之间,往往互为镜子而已。

最后推荐,推荐,再推荐!热爱电影的你,一定想办法去看看这部电影!

电影资讯

有用 (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