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最棒的7个故事板范例,快来学习!

故事板就是一个电影视觉化的过程,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画好故事板,电影就成功了一大半。

本文将会详细剖析来自著名动画工厂皮克斯和迪士尼的 7 个优秀故事板案例,一起来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

画好故事板,创作不用烦

故事板由短片卡通的概念草图演变而来。华特迪士尼工作室发明了故事板,并因 1933 年的动画短片《三只小猪》绘制了第一个完整的动画故事板。随后,其他的动画工作室纷纷效仿。再后来,真人电影也开始使用故事板来计划影片拍摄。

进入 21 世纪,随着制作技术的日新月异,故事板艺术家早已度过那个在真正实板上画故事的阶段。现在,在各种软件的辅助之下,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在电脑上创作电子故事板。

从动画短片到长片,皮克斯的故事板艺术家用实力诠释了什么是「故事板艺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皮克斯的 7 大优秀故事板实例。

机器人总动员

《机器人总动员》讲述了地球上孤独的清洁机器人瓦力爱上「白智美」植被搜寻机器人伊娃,并追随她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人生旅程的故事。罗尼·德尔卡门(Ronnie del Carmen)也因此片的故事板而提名安妮奖。

瓦力可以说是皮克斯史上最孤独的角色之一,他不能说话,所有的情绪只是通过手势、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表达,因此故事板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机器人总动员》的故事板创作要求大量的姿势、造型以及动作细节。好在皮克斯的团队十足敬业,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确保观众理解角色的情感表达。

《机器人总动员》的故事板图纸总数达 125000 之多,而正常的皮克斯动画长片故事板图纸总数只有 50000 到 75000 左右。

除此之外,皮克斯还升级了电影的故事板形式,从传统的故事板形式转变到故事影带的形式,一帧一帧的在电脑上推进影片的进程,方便后期的逐个审核。

就像其他的动画电影一样,《机器人总动员》的故事板虽然历经了多次修改,但也有一些保留不变。因此,我们仍然能从早期的故事板中看出最终影片的影子。

飞屋环游记

2009 年,皮克斯出品了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在近 10 分钟的开场动画中,皮克斯以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了一段夫妻的「婚后生活」。

如今,这 10 分钟已成为皮克斯最出名的动画片段之一,并借它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揭示了卡尔和艾丽之间的深厚感情。

作为观众的第三人,我们窥见了他们的「天堂瀑布梦」,他们慢慢暗淡的金色年华,他们最后的生离死别以及他们无数快乐和难过交织在一起的回忆。

影片导演故意将开场设计为回忆的片段,用视觉技术和音乐代替对话。在看到回忆录最后的悲伤结局后,观众对卡尔的同情达到顶峰,由此可以更好的理解气球旅行及其背后对卡尔的深刻意义。

《飞屋环游记》开场的「婚姻生活」

一场回忆过后,勇敢乐观的小探险家罗素的出现打破了故事的主旋律,为影片带来了一抹艳丽的色彩。皮克斯也因此片的开场而大受赞誉,让许多影评人赞不绝口。

海底总动员

2003 年,皮克斯推出了其第五部动画长片《海底总动员》。该片讲述了一只中年丧偶的小丑鱼马林,在无意间结识的朋友蓝塘鱼多莉的帮助下,找到自己遗失的儿子尼莫的故事。

影片起源于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的童年幻想。在安德鲁还是一个小男孩时,曾仔细观察过牙医办公室的鱼缸,他想,鱼缸里的鱼会不会想念大海的家呢?

牙医场景是安德鲁的灵感来源之一

几十年后,成年的安德鲁把天真的想法变成了银幕上的惊奇冒险,牙医办公室以及电动鱼缸也成为了《海底总动员》中探险故事的关键一环。

对比一下牙医情节的故事板和影片的最终效果,我们就可以看出皮克斯在角度和构图上所下的功夫。

虽然自《怪兽电力公司》后,皮克斯人物角色的真实度大幅提高,但在《海底总动员》中,皮克斯还是选择了将人物刻画得更加动画化,将动画角色(鱼)刻画得更加类人化。

《海底总动员》的故事板展示了角色的面部表情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在故事板中,身为一条小丑鱼的马林几乎长了一张人脸,一对机灵的眼睛流露出许多人类的情感,生动的表现了丢失爱子时的心切以及父子相见时的欣喜若狂。

马林的表情像人一样,这在动态故事板中很明显

玩具总动员

《玩具总动员》是 1995 年由华特迪士尼出品、皮克斯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片。《玩具总动员》问世后,引发了动画影迷的巨大轰动。皮克斯后续又制作了《玩具总动员2》《玩具总动员3》《玩具总动员4》等续集。

在一切玩具都有生命的前提下,影片讲述了牛仔玩偶伍迪,感到来自新玩具巴斯光年的威胁,想要独占小主人宠爱但最后却不得不彼此合作,重新回到小主人身边的冒险故事。

在影片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伍迪的角色设定可以说是发生了完全的翻转。在早期的设想中,伍迪是一个急躁、善妒以及卑鄙无耻的小人,但在影片中,他最后的设定是一位仁慈、受欢迎的玩具领袖。

虽然他中间失去了大家的信任,但因为自己成功的挽救了巴斯光年,伍迪又重获了大家的喜爱,再次成为那个深受爱戴的家庭领袖。

《玩具总动员》动态故事板和电影的对比

《玩具总动员》的故事板就像一部手绘漫画书版的电影,并且,我们也可以通过最终影片看出,故事板与电影画面的极高相似度。

超人总动员

2004 年,皮克斯发行了其第六部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这也是皮克斯的第一部全「真人演员」阵容。《超人总动员》围绕着鲍伯这一退休超人家庭,讲述了他们重操旧业,战胜反派的故事。

《超人总动员》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 60 年代,除了故事板,影片的色彩脚本(Color Script)也颇具参考性。

前期预览整部电影的时候,故事板和色彩脚本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故事板表达故事内容,领导整个故事的节奏;色彩脚本表达视觉效果,为电影注入情绪,能直观看出整部电影的高潮和低谷,也能为灯光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超人总动员》的色彩脚本由卢·罗曼诺(Lou Romano)负责,他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抹 20 世纪 60 年代的浪漫色彩。影片最后的鸣谢表中也格外致谢了罗曼诺。

头脑特工队

2015 年,皮克斯发行了其第 15 部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该片由皮特·道格特(Pete Docter)执导。《头脑特工队》为皮克斯斩获了许多电影奖项,其中之一就有最佳故事板奖项。

故事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小主人公莱莉的身体内,她的五个主要情绪怕怕、怒怒、乐乐、厌厌、忧忧构成了影片的五个主要角色。除此之外,影片还通过将莱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对比,呈现给了观众一个拍手叫绝的点子和一段精彩纷呈的冒险。

莱莉第一天上学期间的动态故事板

在影片中,莱莉因为在全班同学面前哭泣,形成了一段痛苦经历。于是,在莱莉的头脑里,乐乐和忧忧就开启了一段抵达莱莉心灵角落的旅程。

故事板草图展示了单个角色对于整体故事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没有复杂背景的情况下创作故事板。

星际宝贝

《星际宝贝》是由华特迪士尼于 2002 年出品由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和迪恩·戴布洛伊(Dean DeBlois)导演的动画电影。

身为导演,同时也是该片的故事板总监的桑德斯,根据自己创造的角色史迪奇提出了影片的最初想法。

太空生物史迪奇同 6 岁大的孩童莉萝一起,了解了什么是「家人」,并和莉萝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影片播出后,大获成功,迪士尼也因此推出了《星际宝贝》的许多动画续集。

桑德斯的绘画风格极大的影响了莉萝和史迪奇的角色形象,《星际宝贝》还使用了水彩背景,这些都与迪士尼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

《星际宝贝》的画面构图主要以人物为中心,但是该片故事板不同凡响的一点就在于,它很好的反映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非语言沟通以及情感纽带,这一点同影片最后所呈现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故事板艺术家

一些大型的动画工作室,诸如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制片过程都包括许多部分,这些细分的部分都有各自的职位名称和对应的工作内容。

动画师负责各种画面制作、视觉特效、辅助绘制故事板等工作。而故事板艺术家则通过具象化故事情节来规划电影走向。故事板可以包含的东西有很多,人物造型、人物神态、人物对话以及画面背景等等。

可以说,故事板艺术家通过故事板来帮助动画师讲好整个故事。虽然故事板是制作电影不可或缺的一步,但是很多故事板艺术家却并不如他们的作品那么出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不知道的那些「幕后工作者」吧。

舍曼·科恩

舍曼·科恩(Sherm Cohen)是一位美国故事板艺术家、导演和编剧。他因动画连续剧《莱恩和史丁比》而出名,这是他在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的第一部作品。后来,他又参与了动画剧集《海绵宝宝》的制作。

科恩在《海绵宝宝》团队中担任故事板艺术家、编剧、导演以及后来的故事板艺术主管。在两部海绵宝宝大电影的制作中,舍曼·科恩都有参与,并于 2015 年从迪斯尼跳槽,重新回到《海绵宝宝》。

海绵宝宝的叔叔舍曼叔叔(西瓜叔叔)就是以科恩的名字命名。

格里赞德诺姆

动画艺术家格里塞尔达·萨斯特拉维纳塔-莱迈(Griselda Sastrawinata-Lemay)和诺曼德·莱迈(Normand Lemay)共同组成了格里赞德诺姆(Grizandnorm)。他们是一对已婚夫妇。

塞尔达·萨斯特拉维纳塔-莱迈

格里塞尔达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就很喜欢迪斯尼的动画。2015 年,她从梦工厂来到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专门设计服装和人物角色。

《冰雪奇缘2》动态故事板和电影的对比

在这期间,她参与了多部知名动画短片和长片的制作,包括《冰雪奇缘2》《无敌破坏王2》《海洋奇缘》《内部运作》《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驯龙高手2》《疯狂原始人》以及《功夫熊猫》。

诺曼德·莱迈

2009 年,法裔加拿大人诺曼德以故事板艺术家的身份加入了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和妻子一样,他同样也为多部著名动画影片做出了贡献,包括《冰雪奇缘1》《冰雪奇缘2》《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以及《无敌破坏王2》。

路易·德尔·卡门

路易·德尔·卡门(Louie del Carmen)出生于菲律宾,是一位美国故事板艺术家、导演和动画插画家。在 90 年代,他曾参与过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的许多动画项目,如《啊!有怪兽》《淘气小兵兵》《外星入侵者ZIM》以及《Rocket Power》等。

2007 年,他加入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并参与了《功夫熊猫》《驯龙高手》和《疯狂原始人》等动画电影的制作。

《功夫熊猫》故事板

除此之外,卡门还出版过漫画书和绘本小说,目前为索尼电影动画公司工作。卡门的两个兄弟,罗尼和里克,也在皮克斯和福克斯动画公司从事动画相关工作。

奥雷利·夏博尼耶

奥雷利·夏博尼耶(Aurélie Charbonnier)是一位故事板艺术家和动画师。她因在《梦中情人(Le bon numéro)》、《班班和莉莉的小王国》以及《阿甘妙世界》中的精彩表现而出名。

《阿甘妙世界》故事板

夏博尼耶是本·博奎莱特(Ben Bocquelet)(《阿甘妙世界》的创作者)的女友。从动画的第 1 季到第 6 季,夏博尼耶几乎承包了《阿甘妙世界》的故事板创作。

学会利用资源

除了故事板艺术家的优秀范例,我们还可以上哪去找更多的示例呢?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一个绝佳的办法,但是花花世界迷人眼,究竟哪个平台才是最好的呢?下面我们整理了一些最热最受欢迎的几个平台,供故事板爱好者欣赏借鉴,激发灵感。

DeviantArt 于 2000 年 8 月 7 日创建,许多故事板艺术家在 DeviantArt 上都有自己的合集,包括作品集、故事板合集、人物造型、艺术概念、各种物体设计和动画等。

Flickr 是雅虎旗下一个图片分享网站,专注于图片分享。具有故事感的照片对于故事板艺术家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资源。有时候只需要两三张照片,我们就能脑补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网站里,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板群组和标签来找寻我们想要的资源。

Amazon,如果我们想要寻找专业相关的精装书籍,亚马逊不失为一个选择。一些像皮克斯和迪斯尼这样的动画工作室会出版很多精美全面的电影系列收藏书籍,如《皮克斯的艺术》以及一些电影的单独书籍。这些书籍里包含了很多幕后的影片资源,色彩脚本、人物设计、概念艺术以及故事板等。

ArtStation 是一个分享和展示艺术作品集的地方。除了展示自己的作品外,动画爱好者还可以在这里欣赏其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寻找灵感,共同进步。

Instagram 作为当下最火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种动画爱好者的交流平台,艺术家可以在 Instagram 上传照片和故事影带,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

阿米莉亚·洛伦兹的部分作品,滑动查看

在 Instagram 上,有很多优秀的故事板艺术家和插画师值得关注,包括查尔斯·拉特里(Charles Ratterary)(代表作《忍者神龟》),迪士尼的阿米莉亚·洛伦兹(Amelia Lorenz)以及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代表作《星际宝贝》《驯龙高手》)等。

电影资讯 三只小猪 机器人总 伊娃 安妮 飞屋环游

有用 (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