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和女武神再就业,一个跨越了22年的科幻传奇

1997年,当沉寂多年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重新开启了“前传三部曲”制作的同时,另一部同样与外星人、与宇宙冒险有密切联系的电影也在人们的轻视中,悄然登场。

在处于“巅峰时代”的威尔·史密斯和已是好莱坞巨星的汤米·李·琼斯共同演绎下,在导演索南菲尔德和监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融合打造下,原本只存在于原作漫画中的黑衣人和外星人故事被完美地呈现到了大银幕之上。《黑衣人》凭借着自身优秀的品质和剧情,跃居当时的票房榜首位,获得大众与媒体的一致认可。

多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已然发展成为影史上又一个经典科幻电影系列,成为无数后来同类型电影模仿对象,回过头来看整个系列电影的发展充满了开创性和戏剧性。

传奇开始:从漫画到电影的跨越

作为同样由漫画改编而来的电影,《黑衣人》可以说是新时代漫改电影的开端,它大规模的拍摄资金和大量运用电脑特效,并采用现代电影工业的商业化生产模式。

《黑衣人》漫画的历史很短,和DC、漫威那些动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典IP作品不同,《黑衣人》是漫画家洛厄尔·坎宁翰(Lowell cunningham)创作并由Aircel Comics公司于1990年首次发行的漫画作品。

在短短几年里,漫画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和新奇梦幻般的故事人物很快就让它在北美的漫画界独树一帜,并且获得影视改编的机会。

虽然《黑衣人》获得了电影公司的青睐,但是却并没有打动好莱坞的一众电影人。

众多影星都曾明确拒绝出演该片。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卫·休默和出演过《蝙蝠侠与罗宾》中“罗宾”一角的克里斯·奥唐纳等。同样的几位大名鼎鼎的导演也对执导该片表示了明确的拒绝,例如拍了无数爽片的昆汀·塔伦蒂诺和约翰·兰迪斯。

当然,影片后来所取得的成功,让很多人都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不已。

在遭遇无数拒绝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威尔·史密斯的出现可以说让陷入困局的电影制作重获生机。而在斯皮尔伯格的坚持下,汤米·李·琼斯也被拉入电影的主演阵容中。就这样,为电影成功奠定基础的“铁三角”正式成立了。

在《黑衣人》电影上映同年,它的系列动画电视剧也开播。其实不少人最开始接触《黑衣人》并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先看动画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漫画IP。

初战告捷后:紧锣密鼓的续集制作

《黑衣人》所讲述的起源故事放在今天好莱坞大片泛滥的年代可能会显得有些老套和过时。但是在90年代末期,这样一部掺杂着鲜明个人风格特点与对现实社会戏谑的科幻喜剧,可以说为那些不喜欢“星球大战”系列那种华丽而喧闹的太空歌剧风格的新一代美国青少年观众提供了关于宇宙和太空的另一种想像。

在不久的未来,外星人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受地球政府的要求,秘密隐藏生活在地球,并且受到黑衣人组织的严密管控,这就是故事产生的背景设定。电影在一开始主要有两条故事线,外星人入侵导致的地球危机和威尔·史密斯主演的J逐渐从菜鸟到英雄的蜕变。

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和矛盾冲突的积累,两条故事线最终合二为一。对于片中怪物和反派的印象早已磨灭,但是时至今日,依旧能够记得影片最后那个颇有韵味的结尾:J终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黑衣人,而K也选择了消除自己的记忆,告老还乡,选择去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片尾的动画更是让人细思极恐,向银幕前的观众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谓的浩瀚宇宙又或许只是一粒玻璃球,一个别人手中的玩物,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生?那么人世间那纷纷扰扰,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争斗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系列第一部电影用不到一亿美元的投入取得了全球近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之后,电影的投资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几乎疯了。

在续集制作铁板钉钉的同时,《黑衣人》的这次成功也为《蜘蛛侠》等系列漫改电影的登场奠定了现实基础。它证明了漫改电影所具有的强大发展潜力和无限市场利益。

然而,加大投资和原班人马的全数回归,却并没有让续作取得和第一部同样惊人的成功,4.4亿美元的收入让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对这个系列的进一步开发产生了怀疑。

加之此时《蜘蛛侠》电影票房大卖、口碑爆棚,与其开发这种另类、重口味的科幻电影IP,不如对更有观众基础的超级英雄蜘蛛侠进行长远开发。在这样两权相利取其重的现实考虑下,《黑衣人》系列电影的就此搁置似乎成为了命中注定。

但是时隔多年后回溯,特效技术的发展让电影相比前作有了巨大的提升,而且在电影故事与剧情的深度上,第二部电影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透顶。

电影另辟蹊径,沿用第一部中的寻找与求生套路,只是这一次变成了J为了拯救地球而去寻找早已告老还乡的K。

同样的两个人物与故事情节,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成就了不一样的精彩。可非要说电影的弊病,莫过于商业化的路线与故事剧情上的紧凑不一。

在成功刻画两个心境不一的角色现状之后,急转直下的角色反转和随之而来的拯救地球套路,让电影似乎就是对原作的照搬照抄,而且在角色转变的铺垫和反派刻画上,甚至不及前作,让原本充满创新的亮点化为流俗下的泡影……

终局告别:时空穿越下的黯然落幕

2011年,当迪士尼凭借着一众公主和刚刚收购的漫威影业、卢卡斯影业在好莱坞呼风唤雨,当派拉蒙凭借着变形金刚、碟中谍以及星际迷航等经典IP在电影制作中占据一席之地,当华纳带着乐高大电影、DC漫画宇宙以及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席卷全球银幕,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显得黯淡无光。

影片制作的不断失利让它不得不努力寻找一个可以打翻身仗的作品,“黑衣人”这个时隔多年,止步于两部系列电影的IP,再一次成为了哥伦比亚的救命稻草。事实证明,这一次,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

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特效技术的日益成熟、主打情怀牌的剧情发展以及充满强大号召力的两个好莱坞巨星,使得《黑衣人3》的制作本身就充满了亮点,全球近7亿美元的票房也成为了系列电影的票房之最。

《黑衣人3》的故事主题与两部前作一脉相承,都是关于追寻自我与重归现实,如果说第一部是关于J的成长与K的追寻,那么第二部则是J的坚持与K的迷失,第三部则承接上一部更加深入的表现了J追寻K,同时也是追寻自我的路程。

穿越这个梗几乎成为了所有科幻电影系列迈不过去的坎,从《回到未来》到《终结者》,再到《黑衣人3》和《复仇者联盟4》。而《黑衣人3》的穿越相比其他作品的绚丽花哨与天马行空,更多的是致敬时代。

关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故事,这二十年几乎成为好莱坞半个灵感源泉了。你可以看到《惊奇队长》、《X战警:第一战》、《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佳作都能使之成为电影的最佳背景。

而电影也正是深谙这一点,《黑衣人3》中的60~70年代,充满了人们对科技发展的敬畏,对时代浪潮的无奈。

在荒诞与戏谑中,电影中对于现实与梦幻的融合,夹杂着主创者的个人风格与思想观念为观众展现了一个超越以往的“美国梦”。

同时也为“黑衣人”系列增添以往未有的现实主义色彩,并为三部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的时代:从阿斯加德延续到纽约的混搭

在《黑衣人3》拍摄时,系列电影导演巴瑞桑菲尔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黑衣人3》虽然不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但却可能是“K探员”和“J探员”故事的终结。

果然,时隔七年之后,当早已被人遗忘的“黑衣人”重回银幕时,即便是满怀不舍,威尔·史密斯终究还是告别了“黑衣人”这个角色。

在以斯皮尔伯格为制作人的原作创作班底构思下,新的故事不再是关于“K”与“J”,而变成了雷神与女武神……噢!不对,是“H”和“M”。

“软重启”之后,新时代的“黑衣人”也不再局限于美国,这一次的故事焦点转到了美国的老大哥英国。

作为有史以来最优秀黑衣人之一的H,在“黑衣人”组织遭遇到史无前例的危机之时,且还有内鬼的情况之下,只能依靠菜鸟搭档――新招募进来的M探员踏上异国他乡的亡命之旅………

预告片中,相比第一部《黑衣人》中,受时代限制而粗糙不堪的特效制作,《黑衣人:全球通缉》展现了今天好莱坞电影工业以假乱真的特效制作标准。

从“漫威电影宇宙”超越过来的两位超级英雄,持着科幻化的巨型枪暴击外星人,骑着摩托飞行器横行伦敦街头,或者相依为伴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穿梭。

更不用提,那些超越前作,在完美特效技术下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的外星生物。单是目前预告片中曝光出来的画面就已经完美的超越了前几部的特效制作和场景画面。

再加上《飓风营救》系列的“硬汉特工”连姆·尼森加盟,这部软重启的“黑衣人”新作想不火都很难。

对于这部即将上映的科幻巨作,相信还没有从《复联4》终局之战中走出来的影迷们即便没有看过《黑衣人》系列前作,也一定会为了“雷神”和“女武神”再一次走进影院,一睹“黑衣人”风采!

也希望系列电影能够一如既往的在满足视觉惊艳、喜剧效果同时,拥有自己的思想内核和对世界特有的思考,为未来的续作发展奠定基础。

电影资讯

有用 (7)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