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好莱坞,但是不“黑镜”

又一部神剧跌下神坛,那就是《黑镜》。

英剧给人的感觉一直如女皇般一丝不苟,在精致和庄重面前不会退让分毫,内敛的英式黑色幽默绝不会用过激的方式表达批判意味。BBC最擅长拍摄格局宏大的历史剧或是名著改编剧集,如《傲慢与偏见》、《唐顿庄园》;科幻剧也更注重理论的严谨性,比如《神秘博士》、《火星生活》;推理剧如《神探夏洛克》更是逻辑严谨的本格推理代表。英剧无论如何批判,都不会尖利如刀,而更像一场隆重的审判。

直到2011年《黑镜》横空出世,才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黑镜》直面人性弱点,撕开温文的外表,向大众嘶吼“You are all pieces of shit!”这种振聋发聩的感触,现今还记忆犹新。

《黑镜》第三季时将版权转卖给网飞,虽然主创不变,但是主导剧集内容方向的已经是美国人,也是从这一季开始《黑镜》有了走下坡路的趋势。

《黑镜》独立剧集《黑镜:潘达斯奈基》在万众期待中开播,以互动式剧情为卖点,却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争议。到了第五季,更是遭遇了口碑滑铁卢,难逃神剧宿命——高开低走。烂番茄新鲜度从第一季的97%跌到了现在第五季的63%,豆瓣评分的跌幅同样很惨,从第一季的9.4到现在的6.6.

实际上,如果单独拿审视《黑镜》第五季的三个故事,其实并不是很差,甚至放在前不久备受好评的《爱,死亡和机器人》中,也能处于中上水平。但它们是《黑镜》的故事,挂着“黑镜”的名号,与《黑镜》调性不符,自然引起观众反感。

好莱坞式大团圆取代“黑镜”式冷峻

“黑镜”指你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黑屏时的样子,黑色的屏幕能够反射出你的样子,就如镜子一般。当你看完一个故事时,黑色的屏幕正好倒映出你满脸惊讶的表情。

引申一下,“黑”其实是在科技高度发达情况下,人性借由科技而表现出的“恶”的一面,或者说是对科技的恐惧,对膨胀人性的恐惧。而“镜”则是一种反射,科技如镜子一般表现人性的矛盾、阴暗,是一种对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世的寓言。

《黑镜》第五季的海报变成湛蓝天空下的笑脸,似乎早已忘却其初心。

《黑镜》带给我们的震撼,第一点在于对人性毫不留情的披露,第二点在于与科技结合带来的脑洞和恐惧。

《黑镜》第一季第一集,要释放人质,首相就必须直播X猪,一方面是自身尊严,一方面是大众舆论压力,首相选择牺牲自己,大众却只顾着嘲笑,而全然不顾早已被释放的、孤零零走在街上的人质。嘲笑皇室的无用虚伪,讽刺政客们的自私龌龊,蔑视大众的起哄随众,没有一方是正义和值得怜悯的,这也正是《黑镜》惊艳之处。

到了《黑镜》第五季,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英国团队和美国团队创作的区别。英式剧作中有拉得更长的节奏呼吸点,留给观众更长思考时间,故事也更加冷峻犀利;而美剧则以一个创意为支点,撑起全剧的观念堆积,故事则变得更加温和套路。

表现最明显的是第三个故事《瑞秋,洁柯和小艾希莉》。关系紧张的姐妹俩瑞秋和洁柯,无意间释放了存有自己爱豆艾希莉思维的AI机器人,发现了艾希莉被其阿姨控制的事实,然后通过变装以及老爸的捕鼠科技拯救了艾希莉的肉体。最后洁柯和瑞秋矛盾和解,艾希莉和柯洁成团,组了一个地下摇滚乐队,瑞秋和小艾希莉在台下挥舞荧光棒。

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这很好莱坞,但是不“黑镜”。

《黑镜》经常表现的一个元素就是“灵魂数字化”,即将思维以数据形式存储在另一个设备中,摆脱肉体束缚,达到某种程度的永生或便利。在《圣诞特别篇》中,思维被拷贝出来,可以折磨也可以使其为自己服务,犯罪嫌疑人的思维被放在一个无休止不断循环的环境中,孤独和重复让他什么都可以招供;《黑色博物馆》也是通过“灵魂数字化”让人永生,但是却遭受了无穷无尽的痛苦。每个故事都表现出对科技副作用的恐慌,有一定的哲学思考性。

《瑞秋,洁柯和小艾希莉》本应将落脚点放在AI机器人与本我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不温不火的和谐相处。除此之外,家庭成员的和解也是好莱坞式的桥段;私生粉拯救大明星,乔装打扮进豪宅很有《小鬼当家》的感觉;父亲的科技研究竟然只为了打败膘肥体壮的保镖。

大团圆结局少了反转带来的引人深思,荒诞和刻薄本应是这部能够脱颖而出亮点,却被好莱坞式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消磨殆尽,变得平平无奇。

科技感成配角,削弱预言性质

科技是《黑镜》的亮点,也是卖点,一切荒诞离奇的设定,都是基于人类未来被科技支配的恐惧,是一场关于科技的预言,从而引发观众的探讨。

也就是说,主角是科技,是科技对人的影响。从海报上也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人”成为第五季的主角。

首先是下一任美国队长“猎鹰”,接着是《神探夏洛克》里的“莫娘”,最后是麦莉·塞勒斯。

之前几季的《黑镜》鲜少见到大流量明星,不会以此为吸引观众的噱头,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观众出戏的可能。但其实,用大牌明星号召全球关注,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关键在于之前的海报是这样的。

简单粗暴,但却是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或是标志物,只能说“黑镜”开始走“红镜”路线了,商业野心更加明显。

并且《黑镜》第五季更趋向于近未来模式的科技感,相较于之前的剧集,离我们的生活更近,更接地气,这本毋庸置疑,代入感更强,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思考。问题就在于剧中对科技的思考有些老生常谈,从而削弱了剧集本身的科技感,而变得缺乏新意。

比如第一个故事《生死搏击》讨论的同性、泛性和思维性爱,通过VR实现全身体感,达到不一样的肉体感受。过程很揪心,中年危机版的断臂山,灵与肉到底是不是分开的?结局落点却很狗血,家庭大团圆,夫妻甚至达成猎艳协议,丈夫每年一次VR体验,妻子也可以享受一夜情,两人称得上和谐出轨。实际上,前几季的《黑镜》也有科技感比较弱的故事,能让人惊艳的原因,在于最后落脚点寓言性质,是能够引发观众思考的,而不是给你一个虎头蛇尾的答案。

第二个故事因为有莫娘加盟而备受期待,无可否认,安德鲁·斯科特的演技依然很能带人入境,情绪的把控十分到位,关键就在于社交软件侵占人类生活这个话题有些过于陈旧。“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开车不看手机这个常识性问题,不应该是《黑镜》讨论的话题,预言性和探讨性都太薄弱。

一方面是巨型公司比警方掌握民众信息更多更快,另一方面是大众过度沉溺社交软件,主题在两者间犹疑,反而哪一方都没有打透。结局警方开枪,不知莫娘与人质是生是死,声势浩大的劫持案件,最后也不过是大家手机弹出的一条小新闻,生命的流逝没有一丝水花。这个结局有些《黑镜》第一季第一集的感觉,同是表现人性的冷漠,算是最惊艳之处。

第三个故事甚至有前几天爆出来的,关于小甜甜被父亲控制的新闻的影子。

科技感的降低弱化了《黑镜》带给我们的,对未来预言的恐惧感,也就丧失了当初的惊艳,期待心灵暴击的《黑镜》粉必然不会满意。

“脑洞剧”到底该如何对待?

《黑镜》本质上和《世界奇妙物语》、《阴阳魔界》等无甚区别,它可以有不少更成人更深刻的内容,但它仍然是以奇观化的视听吸引观者眼球为主的,甚至是带有娱乐性质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商业的,那么《黑镜》的工业化套路其实无可厚非。

从英剧到美剧,《黑镜》经历了从cult到工业化的过程。美版剔除了一些《黑镜》割裂性质的叙事,变得更加套路。实际上,这是我们熟悉的叙事方式,也正是因为熟悉,而少了当初的惊艳。工业化的结果,就是让《黑镜》变得泛泛。

工业化创作让这部系列神剧增加了娱乐性和可看性,但在挑衅公众固有的意识形态这点上却一落千丈。

《黑镜》区别于其他脑洞剧的特点,就在于其对科技的展望和人性的窥探,两者缺一不可。从犀利批判变成颂扬人性真善美,拥抱爱和自由,这种短视的创作方式,让原本“黑镜”的意义变得名存实亡。原本带有批判性质的想象力,成了具有普适审美的范性讨论,是每一部脑洞剧都应该规避的。

工业化套路看似是在讨好观众,适应市场,但其实是在扼杀其能够脱颖而出的特殊性。

脑洞剧无需刻意讨好观众,也不要低估观众的接受能力。

—END—

电影资讯

有用 (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