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内地影市的票房宠儿。
在观众陷入好莱坞大片审美疲劳之时,宝莱坞作品逐渐成为进口片之光。擅长直击社会沉疴旧疾,让印度电影自带探讨深度与传播热度。从票房与口碑双赢的《摔跤吧!爸爸》,到逆袭清明档的《调音师》,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表现仿佛开挂般无所不能。
暑期档开局,一部以盲人为主角的现实题材印度电影《无所不能》即将6月5日公映。在北京首映礼上,“解气”成为观众映后口碑关键词。剧本扎实、逻辑严谨、反转精彩成为首映观众主流印象,这部硬核复仇电影像是一个“宝藏男孩”,让人们看到了印度电影的更多可能性。
“解气”成口碑关键词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开局有多美,后面就有多虐心,拳拳到肉超解气”、“前面都是伏笔,后面都是惊喜,结局超解气”、“性侵、性别歧视,印度盲侠孤身超燃开挂对抗黑暗法则”……《无所不能》首映礼后,不少现场观众在双微平台写下切身观感。
在诸多评论背后,解气成为影片口碑关键词。在混凝土堆积的钢铁森林里,人类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亘古不变。当视觉的黑暗遭遇法律的盲区,影片主人公罗汉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妻子两次被恶徒侮辱,本该主持正义的执法机构却站在了强权一方,投诉无果。男主罗汉站在绝望之谷,人性之恶扑面而来。妥协或者斗争,似乎不难选择。前者触手可及,后者像是天方夜谭。
痛失爱妻的罗汉选择了后者,成为孤胆盲侠。随后上演开挂人生,开启硬核复仇之旅,让施暴者接受应有惩罚。正如那句名言所示“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这是电影的情感精髓,也是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振,并感到解气的主要原因。
对于国内观众而言,无论何种题材,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电影往往具备黑马潜质,比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快把我哥带走》等。这部爱情与悬疑有机融合,故事跌宕起伏的印度片,能够打动观众并非偶然。主演入门三分的演技,让观众浸入感强烈。
“演员的责任就是把一个角色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而不是表演出来。”这是首映礼上,片中男主扮演者罗斯汉塑造盲人角色时的心得感悟。他希望对角色的诠释,不仅仅局限于悲情的一面,也应当更多展示乐观积极的一面。
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融入悲与喜的罗汉人物曲线饱满。观众能够被角色代入剧情,在好人遭遇不公待遇之时感到沮丧,在坏人最终罪有应得之时感到解气开心。在情感上与观众达成共振,同样有利于口碑的加速传播与下沉。
神反转:悬疑片与悬浮片的分水岭
上半场爱情,下半场悬疑。
《无所不能》从观众偏好视角出发,融入两大经久不衰的电影主题元素,探索更多印度电影表达可能性。相对于爱情元素的表达,影片后半程悬疑元素处理难度系数直线上升。众所周知,悬疑剧与悬浮剧有时就是一“墙”之隔,这道“墙”就是建立在剧本扎实之上的故事逻辑。
“过山车式情节反转神片”的观众美誉虽有夸张成分,但不难看出受众对于影片神反转情节的逻辑认可。逻辑生硬是当含有悬疑元素国内外影片的集体短板之一,这也是区分一部优质悬疑片的关键参考标准,《无所不能》的表现给了市场不少惊喜。
男主开挂式的复仇之旅,其实也是影片剧本是否扎实、逻辑是否自然流畅的验证之旅。从声优的职业身份帮助男主开启盲侠模式,到高楼打斗坠楼之时死里逃生的安全挂钩。在每一个剧情神反转背后,都有详实可靠的细节作为伏笔支撑逻辑的合理性。
除了逻辑在线的神反转之外,印度电影天然的娱乐属性在本片也得以很好保留。影片上半场甜到虐心的传统歌舞元素,下半场拳拳见血的打斗场景以及火光冲天的爆炸画面,观众能够在直线上升的肾上腺素分泌中,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作为正在经历人生重要阶段的高考生而言,此片或许能够成为高考之后减压舒心的精神粮食之一。
影片在本土上映时,位列当年印度年度票房top10。在四月份的北影节展映上,此片电影票几乎是秒光。在地域文化交集颇多的前提下,中印观众趋同的审美认知也是“艺术无国界”的真实写照。
直击社会原罪
印度现实题材作品精髓不改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从《摔跤吧!爸爸》到《我不是药神》再到《无名之辈》等,现实题材作品的票房影响力与社会号召力不断攀升。这些影片对于人们真实生活状态及现实社会问题的探讨,让活在当下的观众自然多投去几分关注的目光,更具黑马体质。
印度电影向来以敢拍、敢上说,直指本土社会原罪闻名。近年上映的印度进口片中,《起跑线》、《印度合伙人》等,分别从儿童教育、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审视了诸多社会不公现象。《无所不能》则揭示了女性容易遭遇性侵、黑暗势力藐视法律的社会阴暗面。
这类聚焦社会事实的电影,通常带有较高的话题热度。随着不同观点的碰撞,此类作品在传播热度与下沉广度上,都有着其他题材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社会效应不容小觑。《我不是药神》推进了中国抗癌药物定价新机制的诞生,《熔炉》则直接催生了一部法律的出台。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生在何方,人们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多数情况下,普通人会选择息事宁人。因此片中主人公的“逆行”,才更具有戏剧张力,更让人觉得解气。心灵与身体的残缺,哪个更加可怕?这部电影也给观众留下了一道思考题。
为了不辜负每一部好电影,影片不仅采取了提前点映的口碑前置宣传策略,在公映时间节点的选择上更为明智。6月5日公映,让此片成为本周内最先上映新片。从片方的内容自信程度与首映观众的观感反馈来看,这部现实题材印度悬疑爱情片的市场表现也将出现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