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导演谈国产科幻:比肩好莱坞的技术,加中国文化内核

科幻大神刘慈欣的小说首次成功改编成电影,而不是高调翻拍的《三体》,竟然是《流浪地球》。导演是本科法律系出身的郭帆。郭帆是何人?点开他的豆瓣会发现,他之前的两部长片是爱情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和《同桌的你》。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表明,截止至2月10日晚,《流浪地球》上映6天票房已经累计超过16亿元,预测票房高达51.47亿元,猫眼购票观众评分9.3分,票房口碑双双领跑春节档。

《流浪地球》投资超过3亿元,当谈到票房预期时,原著作者刘慈欣老师说,即使票房只有10块钱,也是巨大的成功。郭帆的回答则谨慎许多,说:“商业上的期待就是不赔钱,私心上,我也希望它能够大卖。”

现在看来,他的保留是多余的。

中国需要自己的科幻片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大拿刘慈欣在200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用郭帆的话概括,就是太阳出现危机了,即将爆炸,我们人类给地球安装了一万个发动机,要把地球推离太阳系。

p2545472803.jpg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改编《流浪地球》时,郭帆追溯了一下。在14年的时候,电影局派了包括他在内的五个导演去美国学习。所以回来之后几个导演都不约而同开始行动,包括宁浩导演了《疯狂的外星人》,肖央拍了《天气预爆》,陈思成拍了《唐人街探案》,还有陆阳在筹备《刺杀小说家》。

作为资深科幻迷的郭帆,回国之后没有再继续拍商业爱情片。在和中影接洽时,他发现中影手里有刘慈欣三部小说的改编权,《超新星纪元》《微纪元》和《流浪地球》,最后他选择了改编《流浪地球》,圆自己几十年的科幻梦。他说,因为大家看到了中国跟美国在电影工业上的巨大差距,都想为中国电影工业做一些助推的作用。

之所以选择改编《流浪地球》,是因为郭帆看到,这部科幻小说在科幻元素之外,有着热爱土地和家园的核心。

他提到,自己曾去洛杉矶找工业光魔做特效,这个业内顶尖的特效公司参与过包括《星球大战》在内的300多部大片的特效制作,但是对《流浪地球》非常感兴趣。不过有一点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地球出现了危机,你们中国人跑路还要带着地球?

好莱坞的科幻大片里,更常见的主题是探索更广阔的宇宙和外星殖民,譬如中国观众熟悉的《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郭帆当时第一反应,是我们房价很贵啊,得背着家跑。

当然,这是玩笑话。他认为,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从建立大航海时期的日不落帝国开始,西方就在寻找新家园,热衷于殖民;而中国即便有郑和出去看一圈,还是会觉得我们中国好。

郭帆说,我们是几千年来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耕文明,而他们面朝大海,更偏向于海洋性。所以在很多他们的电影中,出现了危机,他们会选择离开家园。而我们缺失了工业革命的那一段,所以对机械没有那么迷恋,但是我们深深地爱着脚下的土地。

他觉得,带地球去流浪的想法,有很浓郁的中国的情感在里面,有了这个情感内核,才能够建立影片其他的部分。

p2546938180.jpg

为国产特效骄傲

长期以来被诟病的“国产特效”,在《流浪地球》这里终于不止五毛钱了。

很多场景都逼真而精致,比如从太空遥望地球,一侧带着淡蓝色的光焰,像一颗扫过银河的巨大彗星; 还有体积是地球一千多倍的木星,骤然逼近地球,大到看起来像在人的鼻尖儿上。

原著刘慈欣也多次表示,对呈现效果十分满意。

郭帆透露,《流浪地球》特效成本占到总预算的一半。此外,“全片75%的镜头都是国内的团队完成的,剩下25%是德国和韩国团队完成的。国内团队达到了韩国当下的特效水准,接近好莱坞的中等水平,这是我觉得值得骄傲的地方”。

p2521112326.jpg

此外,涉及到一些重资产大场景渲染,这种核心商业机密,国外的团队并不愿意分享,这反而给了国内特效团队一个摸索的机会,不断尝试并积累经验。郭帆竟然还“炫技”了一把,在影片中间加入了一个55秒的一个长镜头,镜头从一辆运载车一直拉到太空,渲染量巨大但十分惊艳。

这样的进步不是弹指而来的,郭帆在发布会上给了一串数字,“300人的概设团队和美术团队历经15个月的设计、绘制、规划和搭建,最终才将2000张概念图和5000多张分镜真实呈现。”

同时,郭帆追求的不是全CG效果,而是CG和实景结合达到最大的真实感。为此,剧组搭建了100000延展平米的实景,制作了近10000件道具。

片中涉及大量宇宙空间站的场景,这些好莱坞轻车熟路的环节,青涩的中国电影人都需要摸索。美术指导郜昂接受采访时说:“国内还没有哪个电影能做到这么大体量的空间站的置景。”吴京在拍摄时,进入布置好的空间站场景,竟然找不出任何瑕疵。

主演屈楚萧也说,以为自己会一直对着绿幕演戏,到了现场,发现很多都是制作精良的道具。

p2546767362.jpg

在缜密的同时,郭帆也希望场景设置能符合中国的人文气质。很多好莱坞科幻片里未来世界是一尘不染的虚无,或者赛博朋克的机械工业感。在郭帆的设定里,一百多年后,人们的饮食结构当然已经发生变化,主要进食蚯蚓干。但是春节之际的北京地下城,中国人还是会张灯结彩庆祝新年,舞龙舞狮打麻将,一家人团圆;女主角韩朵朵去念书,还是得穿着宽大的校服背古文。他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呈现中国的文化内核和审美。

p2546873754.jpg

四年马拉松,只为建立信任

电影《流浪地球》从2015年开始筹备,郭帆将这个过程形容为一场四年的马拉松,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在尝试一个新类型的时候,很难获得别人的信任,“你要不断的去完成一点点的工作,自己得到一点点的信任,这样的话就会有一部分人加入进来。所以我们从才能最初的一两个人,发展到今天,大概有七千人的一个团队”。

而在关键时刻,有一个重要的人给了他信任,那就是吴京。当时吴京已经凭借《战狼2》成为中国的票房传奇。郭帆用自己对这个项目的热情和专注打动了吴京,让吴京想起自己一腔孤勇拍《战狼1》的状态。他最后不仅零片酬客串,还在预算告急的时候加入投资。

郭帆谈到吴京,毫不掩饰感激之情。他解释说:“因为他选择加入我们的时候,刚好处在他声望最高的一个阶段。他是全亚洲最高票房的保持者,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他做这件事情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万一这是个烂片呢,谁也不知道。”

“里程碑”,“巨大飞跃”,“中国科幻元年”,“中国第一大制作科幻片”等赞誉在上映前就接踵而至,既是认可,也是很高的期待和标签。

虽然被潮水般的赞誉包围,郭帆却非常理性,他觉得《流浪地球》只是个节点,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科幻电影形成了类型化,“当一部部电影不断出现,变得越来越成熟,那时候才能称之为中国科幻类型片的成立。”

电影资讯

有用 (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