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末大戏云集的时间点里,《近乎正常》像一汪清流,简单、走心。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部剧暂时还没有安排2019年的场次。也就是说,它只剩这周末的最后几场演出。收官之际,关于这部剧,制作人还有很多话想说。
这部剧在公司内部几乎每年都会被拿出来讨论一遍,到底要不要做。要做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一部好剧,有直指人心的故事和极为好听的音乐。不做的理由也很充分,没有任何知名度,甚至很难定义它的受众,毕竟谁会在意一个中年女人的悲惨生活呢?
然而近一两年,把这部剧搬上舞台的冲动似乎越来越强烈。
一方面,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与误解共存;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渐长,自己和身边的人也逐渐进入到结婚生子的阶段,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婚姻,原生家庭,为人父母这些词汇的意义。我逐渐意识到,也许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理想化的环境中成长或生活,我们甚至不知道理想的成长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如果创伤只有孰轻孰重,而无法完全避免,那这部剧就有了它不可取代的普世价值。
我们的文化似乎并不鼓励展示创伤,甚至不鼓励情绪表达。现代社会的社交法则让我们远离真实感受。然而创伤本身无处不在,那些因创伤而起的强烈情感,比如悲伤、羞愧、愤怒、耻辱……如果选择视而不见,它往往会以另一种形式作用于受害者本身,并成为新创伤的温床,涉及其家庭或周围的人。
坦白讲,我并不期待这部作品能马上治愈谁,但无论是隔岸观火还是感同身受,我想至少你找到了一个地方,可以安全地表达痛苦。正视过去,也许就是痊愈的开端。
——制作人杨嘉敏寄语
《近乎正常》不是什么轻松的喜剧,它像一个治疗自己的过程,把内心最痛苦的一角掀开,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如冬日暖阳般恰到好处的治愈。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治疗”,那么最后3场演出欢迎你的到来。12月16日晚上的演出还有末场小彩蛋哦。
另外,周末的两场下午场演出结束后安排了演员签名会活动(不用在寒风中等SD啦)想集齐签名的话,推荐选择这两个下午场。
【购票就点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