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六夜现场》总编剧程璐:要创造我们的喜剧工业体系

从《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再到现在的《周六夜现场》。国内很多年轻的观众,几乎可以说对笑果“出品”的综艺节目,产生了极度“信看”的依赖。

而《周六夜现场》也不负众望,到8月28日,优酷的累积播放量已突破十亿。

从《今晚80后脱口秀》开始为众人所熟知,再到如今作为《周六夜现场》总编剧,程璐是观众对节目产生观看信赖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1.png

翻一翻程璐过去的经历,喵酱发现了他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过的这样一段话——

2009年,我在一家翻译公司做全职翻译,年底公司的一次培训上,课间休息,我心血来潮,坐在课室中间扮演起了导师,而同事们坐在我周围扮演学员。他们提问,我模仿导师,结合课程的内容给出各种无厘头的回答,他们笑得花枝招展,捶胸顿足,我不知不觉讲了30多分钟。

这是他的天赋,或许,也正因为热爱。

跟国外团队学习,做高级的中国喜剧

每期《周六夜现场》节目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包括sketch(即情景剧),开场脱口秀,数字短片形式的扎心金曲榜,串场照片以及新闻播报形式的周六夜班车等板块。

一录到底不允许NG的拍摄流程,再加上为了时效性必须压缩的录制周期。节目组对编剧和拍摄流程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程璐的想法是,内容上要非常好笑,笑点密度非常高,贴近大众的生活;舞美、灯光、导播这些技术工种,都必须规范。这样整个看起来,就是挺高级的的一个节目。

所以,《周六夜现场》虽然引用了国外的流程,但在节目内容上是完完全全中国观众喜欢的话题。

但说起来容易,想要做到甚至做好,其实并不简单。

图片3.png

此次和《周六夜现场》原版节目团队合作,也是一次将工业化制作体系引进国内的过程。

程璐介绍说,“我们找到了国内最好的一批喜剧创作者,分组创作之后,会进行筛选。一个本子你在看到它之前,其实经历了很多遍的流程来筛选、修改,这都是经过整个体系加工过的,是一个团体一起决策的一个结果”。

节目制作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美国的节目制作是编剧核心制的,编剧不仅会写、会导、还会演,但国内目前是没有这样的编剧的,“所以我们就通过每个小组里面有编剧,有导演,让大家一块配合,来完成他们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要看大众喜欢什么,但一定要做的特别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段子手的发达,人们的笑点和对喜剧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周六夜现场》在话题的使用上,会着重选择观众比较有共鸣的方面:亲情,友情,爱情,职场等等。

程璐认为,“你必须给观众一些很新鲜的、没有见过的东西,因为大众已经习惯于快点让我笑吧。所以要看大众喜欢什么,但是同时呢,又给他们不一样的,就是让他们看完觉得好像这个东西很特别、很不一样,相当于用一个大众的话题引大家来看,然后看完之后还挺牛逼的”。

图片4.png

而这样的创造力背后,是台前幕后各方面的准备。

比如,因为节目是录播的关系,就会涉及到很多时效性的问题。

所以编剧团队会提前进行一些预判。比如世界杯这个大热点,节目组就会根据时间点在前三期重点做。但对于大家都存在共鸣的,就可以不用考虑时间。

再比如,程璐和团队会根据每场观众的反应对之后的节目进行调整。

“每一期录完哪一个现场效果很好,哪一个不太好,我们都会去分析。因为我们在写、在演的时候,是有个想象力,但是你真的扮上了妆什么的,他就没有那么像。也是一个不断的试错吧”。

苦于找话题是常态,泪水和笑声成正比

与国外不同,国内的喜剧和综艺人才比较稀缺,更加没有专业的喜剧编剧公司。这些工业化上的落后,只能靠程璐和团队一点一点的弥补。

来自《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和《好笑头条君》的38个编剧,加上24个卡司,再加上8个核心导演被分为9小组,依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创作。每一期节目要在100个剧本中选10个,进入到实际排演中,又会砍掉4个,只保留最精华的6个。《周六夜现场》就是在这样工业化的流程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创作。

在这样周而复始的磨练中,程璐和编剧团队已然把出本子当做平日累积的爆发。“大家掌握了喜剧的创作方法,哪个地方需要反转,哪个地方需要渲染,其实也就变成了专业技能。再加上人足够多,大家齐心协力都在弄这个事情,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但越是熟练,就越要避免自嗨的情况发生。很多喜剧演到最后不好笑,就很容易成为尴尬。所以从选题开始,就一定是能引发观众共鸣的,决不能只挑自己觉得好玩、有意思的东西来做。

所以在这样的创作过程里,“苦于找话题才是常态”。

“如果你的东西是特别轻易就做出来的,那不会好的,一定你得是搜肠刮肚经过特别多冥思苦想,才能想出一些巧妙一点大家没太见过的东西”,程璐总结说:“我们背后有多少泪水,观众才有多少笑声”。

猫眼专业 周六夜现

有用 (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