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 展览精读 | 画出爱伦·坡也画出一切

洛伦佐·马托堤

Lorenzo Mattotti

洛伦佐·马托堤,1954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西亚,曾经在威尼斯学习建筑,随后进入漫画与插画的领域,目前在巴黎生活与工作。他为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名利场》(Vanity Fair)、 《时尚》(Vogue)、《大都会》(Cosmopolitan)和戛纳电影节等等知名媒体与机构绘制插画和宣传海报,其作品受到国际诸多负有盛名的媒体青睐。

image.png

▲ 马托堤为《纽约客》创作的封面

▲ 马托堤为2000年戛纳电影节创作的海报

路易威登游记系列中的《越南》为马托提去往当地进行艺术驻留时所作,插画中,一位远方来客用智慧与敏感描摹了越南的种种柔情色彩。

原作正在明珠美术馆”读书行路:《路易威登游记》艺术展“中展出。

▲ 越南室内市场

©Louis Vuitton Malletier 和 Lorenzo Mattotti

▲ 越南老虎庙

©Louis Vuitton Malletier 和 Lorenzo Mattotti

�� 欢迎来PAM领略马托提在异国的温情手迹 ��

马托堤是意大利颇具革命性的漫画家与插画大师。他作品中的文学性常常赋予读者高度自由的思考空间,使得他们自身的思想能够畅游于作品的表象视觉与内在主题中。马托提插画中的视觉元素——戏剧性的光影效果、几何式的空间结构、富有冲击感的色彩搭配以及细腻的蜡笔质感——含有极其强烈的心理暗示性,直指人类精神层面的冲突与调和。创作漫画时,马托提对于图像和文字的关系的理解,让他倾心于非线性叙事的运用,唯恐过分详细清晰的叙事结构压缩了读者个人意识发挥的空间。当然,他并不是想以此迷惑读者,而恰恰是因为马托提重视读者自我产生的解读。

▲ 创作中的马托堤

马托提的革命性源自于他的个人作品,文学、油画、音乐、电影是他的缪斯女神。他的漫画作品中时常可以窥见意识流的影子,当外在的叙事被削弱,因果关系被打乱,角色内心世界复杂的迷惘、抗争、纠葛,或喜或悲的情绪在马托提纯熟的画面把控中得到释放。读者以此获得某种契机,以不断转换的新的视角理解马托提的漫画作品,并与之发生共情。

▲ 创作中的马托堤

马托提在1982年出版的第一本漫画作品《斯巴达克斯先生》(Il Signor Spartaco)中,就由于对主人公心理挣扎的精准描绘,冲击了彼时传统的法国和比利时漫画界。使马托提名声大噪的是1986年由企鹅丛书出版的英语漫画《火》(Fires),突破了语言限制的《火》被全世界的读者所爱戴。在这本漫画中,马托提有意混淆故事的时间线,增添了故事神秘性的同时,使得这部漫画的主题——文明与自然的碰撞更加激烈。

视觉上,马托提对色彩的调度尤其出色,大量高纯度的颜色出现在亮部和阴影中,配合高度概括的形状和稳定的黑色轮廓线条,强烈的光线与阴影、色彩与黑暗、因恐惧而产生的战栗、因愉悦而产生的欣叹皆汇聚于他的作品中。

▲ 马托堤漫画《火》的封面和内页

马托提在艺术世界的挑战从未终止,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身创作的边界,颠覆外界对他的评价。以色彩震动业界和读者的马托提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纤细的人类情感和人与人之间脆弱的关系,出版了半自传性质的黑白漫画《窗边的男子》(The Man at the Window)。读者再度为马托提所描绘出的易碎的人类社会所倾倒。

▲ 卢·里德与马托堤

马托提始终对文学持以敬畏与热爱。2003年,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卢·里德(Lou Reed)邀请他跨界合作,创作了取自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名诗《乌鸦》(The Raven)的同名专辑封面与系列插画,向爱伦·坡致敬。两位想法惊奇的大师用诗、戏剧、图像多重语言将爱伦·坡的经典重塑——美的作品永远为未来预留着可能性。

“我相信你们总有过跌倒或失败的经历吧,如果你曾经跌倒或者曾经失败过,那么爱伦·坡正是在为你而写……那样,你就会了解到那个失落天使的世界。”

——卢·里德

对于马托提而言,《乌鸦》完成了一次将诗歌转码为图像的完美表达,使用几何图形来架构空间,表现纵深的方法被再次精化。但是马托提已经不满足于还原基本的三维空间,他更是把爱伦·坡的诗中诡谲荒诞的精髓融入到画面的构图中。倒错重复的空间,形状奇异的影子和光线,像极了早期黑色电影的布景。人物不是遮蔽了面部,就是呈现出怪物般的特征,人类内心的不安与惊惧被这种不稳定的构图和离奇的画面元素铺陈开。

▲ 马托堤与卢·里德合作的“The Raven“插画

马托堤从未停止尝试,通过遵循意大利大师的浓郁配色风格和自由延伸的线条及图形,他精心构想出多变、绚丽的作品,既具备深层次的创新性,又同时拥有了不可思议的自由度。他还研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抽象画、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符号象征手法和培根(Francis Bacon)的怪诞风格,不断完善和突破自身的风格。

多变的尝试却有着唯一的精神,画一切美的与憎恶的,这是马托提的追索。

【购票就点我啊!】

当前展览

微信图片_20180725193849.gif

参展艺术家

布莱斯•德拉蒙德 (Blaise Drummond)

布莱希特•埃文斯 (Brecht Evens)

谢里•桑巴 (Chéri Samba)

丹尼尔•阿舍姆 (Daniel Arsham)

eBoy

埃萨德·里比克 (Esad Ribić)

让-克劳德•弗洛克(Floc’h)

让-菲利普•德尔霍姆

(Jean-Philippe Delhomme)

谷口治郎 (Jirô Taniguchi)

李昆武 (Li Kunwu)

刘小东 (Liu Xiaodong)

洛伦佐•马托堤(Lorenzo Mattotti)

迈尔斯•海曼(Miles Hyman)

关名津子(Natsko Seki)

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

托马斯•奥特(Thomas Ott)

展览信息

出品人:李爽

策展人:李丹丹

展陈设计:贝诺瓦·穆诺

主办:明珠美术馆

承办:上海元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支持: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

鸣谢:路易威登

特别支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2018年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

展览日期:2018年6月24日至2018年10月7日

展览地点:明珠美术馆

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8楼

参观时间:每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五上午10点至晚7点(晚6点停止入场)

周六至周日上午10点至晚10点(晚9点停止入场)

如何到达:

公交:

地铁10号线龙柏新村站3号出入口;

公交804路、721路、867路、149路、931路、虹桥枢纽1路、虹桥镇2路、闵行36路、闵行18路。

驾车:

共有三个停车场出入口、车辆可从吴中路及虹井路驶入地库,极为便捷。

有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关于展览,不管您有什么样的问题,关于某件作品或艺术家——欢迎在我们的官方微信后台留言,我们非常高兴给您提供相关信息。

92467375080823136.jpg

请扫描二维码或至美术馆现场购票。

Scan the QR-code or buy

your ticket at the counter.

电影资讯

有用 (5)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