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繁花》第一季·上海站 | 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年初,舞台剧《繁花》风雪中盛开,首轮演出票房口碑双双爆棚,大获成功。今夏赴京,再获帝都观众热捧,被誉为“近年来中国少见的好戏”。

应广大花粉要求,主办方为上海观众再加一轮,将提升精修后的版本,于金秋9月再度搬上美琪舞台。

舞台剧《繁花》第一季·上海站即日起正式开票。

微信图片_20180713174008.jpg

魔性组合 青春繁花

舞台剧《繁花》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五盟文化联合出品,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上海作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全程沪语演出。

“青春繁花”的主创班底,不仅是令人惊奇的“魔性”组合,更是最有质感的精英团队。青年导演马俊丰,携手《蒋公的面子》编剧温方伊,电子音乐家B6、多媒体艺术家雷磊、服装造型设计徐家华团队、中国台湾的舞美设计李柏霖、灯光设计谭华共同创作,文学顾问剧作家曹路生,方言顾问钱程鼎力支持。

对于这支历经上海北京两座城市考验的“青春繁花”主创团队,金宇澄说:“他们是更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追求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追求。”

一座城市的时代图景

上海观众说:“真应该带父母来看看《繁花》。”

静安菜场、石门路拉德公寓、大自鸣钟西康路、24路电车、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国泰电影院、小弄堂的拥挤嘈杂、苏州河的氤氲水汽……

这些地貌细节和时代风物铺展开一座城市的时代图景,细致描摹却举重若轻,吴语三千缓缓道来,织成一般人的生活质地,一派烟火气中渗透着苍凉。

微信图片_20180713174017.jpg

上海大世界

《繁花》勾连起了上海的前世今生,也对所有人开放了对于这座城市的想象。在上海首演后,深受上海观众的喜爱:“《繁花》创造了全新话剧舞台式样,真正诠释了上海人的审美与生活,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是一幅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展现众生百态的上海历史人文画卷,有灯红酒绿下里巴人的市井气也有超凡脱俗阳春白雪的书卷味,四两拨千斤的台词于无声处听惊雷。”

微信图片_20180713174023.jpg

南京路步行街

也有很多观众遗憾自己父母错过这部戏:“如果有机会,真应该带父母来看看《繁花》,看看他们时代的记忆与青春,许多带着回忆的老人,在现场都泪流满面。这是他们的人生记忆,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复刻。”

新上海审美的戏剧探索

舞台剧《繁花》于京沪两轮演出后,主创团队在作品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打磨。

舞台剧《繁花》借由小说本身的超一流故事和架构,以三维立体的方式致敬当代城市精神,也为非沪语地区的人们打开一扇了解上海的窗口。

海派腔调,深入时代记忆,贴近城市肌理,带领观众领略原著中1500种“不响”背后的袅袅余音和无限风情。

4.jpg

舞台剧《繁花》剧照

舞台呈现方式上,作品突破了常规剧目的格局,进行大规模跨界合作,确立了“时代肌理、当代表达”的创作理念,从多领域引进青年才俊,搭建了当代繁花式的青年班底,力图以全新的方式重现上一代人的奋发向上。

5.jpg

舞台剧《繁花》剧照

志在表达新上海审美的舞台剧《繁花》,9月20-23日,即将再次登陆上海美琪大戏院,希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去看《繁花》世界里那个时代的记忆,城市的故乡,触动内心的那一抹无法复刻的忧伤与期望。

观众口碑:不可错过的好戏!

看完戏我确切地认为:《繁花》是近年来中国少见的好戏!

—— 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李龙吟

每一个城市都该有自己的《繁花》。上海有金宇澄,幸哉。话剧扛住了文本强大的压力,未坍未塌,不容易。下一季,就看如何能更自由地与文本博弈了。

—— 著名导演 张一白

在大陆的文学里,如此在乎一瞬间的爱欲、惆怅、欢喜与失去的作品真得太少了。 人生本无意义,感谢舞台剧《繁花》给予所有刹那的热忱与熄灭最高的尊重。真得好喜欢。

—— 著名青年作家 笛安

如此文学性和剧场性都很扎实的戏也是多年难见。

—— 文学评论家,剧作家 李静

观看了舞台剧《繁花》之后,有种意外的惊喜。编剧以三个小人物为主,串结起相关的故事,并力求把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勾连起来,做到了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几位主要演员,表演自然到位,且都有很强的年代感,表现出比较好的角色塑造能力。

—— 著名文学评论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白烨

看《繁花》话剧,意外的好。精致、生动,甚至有点淡淡的、生活化的场景和台 词,却又精彩有深意。全程沪语的《繁花》,润物细无声,令人一阵子会意一笑,一阵子欲哭无泪。它的好,是有点门槛的。

—— 新浪娱乐陈弋弋

对这部戏给出评价,情绪挺重要:默默的温柔的、有些遐想有所叹息、没有拍案 而起好似掩卷沉吟:好戏!

—— 国家一级导演 王向明

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很惊喜。文字气韵中的暧昧迷离还原的恰如其分,老上海生活气炊火气的清雅、那种“随便走走谈谈”的散漫,和粗粝年代里“我不禁想问”的无奈憋屈,评弹和王盘声,淅淅沥沥让我一个青岛人格外沉醉。北方 群居生活常见,上海弄堂自然温润的少见。所有细节和选择都到位精准,很不易。

—— 《小儿难养》编剧 陈琼琼

不仅仅是本来的文学底子带来的审美体验,最让我满意的是 这次在马俊丰导演调教下,演员达到的水准,实在是同类型戏里少见的高度,况且他还不是上海人。不知道是不是上海话加成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在角色里,这其实在中国的新作品里是不得了的成绩了。

—— 《好戏》主编 魏嘉毅

制作相当精致,审美高级,没有文艺腔,只有细细碎碎的市井日常,像吃了一壶上好的花雕,交关欢喜。

—— 作家 王志艳

这就应该是新时代中国话剧应有的模样,看到了舞台艺术的另一种希望。无论是所谓专业还是非专业的观众,都能获得不同的满足感。方言可以超越地域特色, 抽象为挖掘时代人性,人生的工具。同时,也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语言和文化调性的关系。

—— 中国戏曲学院 胡娜老师

7.jpg

演出时间:

9月20-21日 19:30

9月22-23日 14:00 19:30

演出地点:

上海美琪大戏院

【购票就点我哦!!!】

电影资讯

有用 (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