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赵军
在如恒河沙数的中国电影长河中,新中国早期的电影是一道光辉的地平线。《您一定不要错过——内蒙古电影七十年》(文内简称《不要错过》)这部即将上映的新片,记载的便是它最清晰的身影。是的,影片的主持人崔永元教授最近成为了社会热议的人物,然而影片的上映意义却在于中国电影人正在起来向自己的历史致敬。
《不要错过》片名源自崔永元在主持全片始终的一句话,对于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内蒙古电影(解放区电影,迄今整整七十周年)我们似乎应该还加上一句话:“为了忘却的纪念。”这部脱胎于这种神圣的纪念的影片,献给今天“忘却”的一代人,是因为它要献给不能被忘却的另一代人:他们是王心刚、王晓棠、于洋、恩和森、葛根塔娜、珠兰其其格、斯琴高娃、塞夫、玛拉沁夫、通福、涂门、宁才、娜仁花、巴德玛、巴音等等。
导演麦丽丝用她电影艺术家的特殊才情和编导崔永元用他磁性男中音带给了我们的,正是这样一部以内蒙古电影七十周年纪念为背景的致敬电影。几十部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始直至今天的佳作,几十位成就最卓越的参与拍摄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影、作曲、歌唱家,几百幅精彩难忘的镜头画面和陪伴它们的草原独有的歌声,在99分钟的深情追溯中向我们一一走来。
新中国电影诞生于一个蓬蓬勃勃的历史时期,它记载着一个从被压迫被奴役中解放出来的民族站起来建设自己新生活的辉煌甜美历程。崔永元在影片开始就为我们“揭秘”,第一部内蒙古电影的片名,原来叫《内蒙春光》,周恩来总理认为不够力度,毛主席亲自改名叫《内蒙人民的胜利》!正是从那时开始,内蒙古电影就贯穿了一根红线——对胜利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社会主义制度美好明天的渴望。
内蒙古电影走过来的七十年很不平凡,它记载了蒙古族从血海中崛起,从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锻造出英雄情结,到今天的时代反思,社会、民族、文化、情感的“根的归宿”。从祖先缅怀到当代的思考,从壮怀激烈到深沉的忧虑,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骄傲到蒙古马的不灭的精神,正如蒙古高原是无比辽阔的一样,内蒙电影的思想和情思也是无比深沉而辽阔的。
当代中国电影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找回来时的路,是为了更好的眺望前方。传承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当着今天人们精神世界亟需观念澄清、心智澄明、从混乱和恐慌中找到正确方向时,告诉人们什么是电影的正路,影片提供了活生生的坐标。《不要错过》正是在回应当代中国电影的某些重大迷茫,在经历了产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无病呻吟的、歇斯底里的、庸俗不堪的、盲目跟风的,尤其是拜金主义、缺乏人性的所谓创作,伴随着高价片酬、粗制滥造、以资本的追求干扰正常创作的等等现象,与巨大的观众市场需求发生出强烈的矛盾。
优秀的民族电影、国家电影、当代电影所应该具备的真善美和在世界面前树立中华民族崭新形象的追求,在我们电影行业今天真的是在嗷嗷待铺。从这个角度出发,《不要错过》不仅仅只是一部钩沉的电影,不仅仅只是一部致敬的电影,更不仅仅是一部作为庆典的电影,它是一股清流,是一阵号角,是一面旗帜。内蒙古电影有着其七十年一贯坚守的特色,其一便是不沾染虚骄肤浅的商业气息,不做随波逐流的事情,其故事如此,演员演出如此,影片风格更是如此。
不论是五、六十年代的影片那种纯粹,如《鄂尔多斯风暴》,还是八、九十年代的英雄颂歌,如《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是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反思题材,如《黑骏马》,以及当代年轻人导演的《季风中的马》《八月》《额吉》《诺日吉玛》等等,在中国影坛上它们一直我行我素,独来独往,从不媚俗。不论是蒙族演员(如恩和森、斯琴高娃)还是汉族演员(如王心刚、王晓棠),一到了内蒙题材的故事片上,那份蒙族人特有的单纯与英雄气概便会油然而生,那份在苍天之下抒发情怀如长调一样的深情就会汨汨流淌,配上辽阔的草原大地和腾格尔、三宝、布仁巴雅尔等等作曲和歌声,所谓清流,会让今日的人们实在为低俗的人生而羞愧。
国产电影最珍贵的应该是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很多年来莫衷一是。内蒙古电影在表现民族特色上如此毋庸置辩,这是值得国产影片学习的。国家电影、民族电影、和普通的艺术影片都应该彰显自己的人文特性,尤其在今天,没有人文特性的电影就一点灵魂都没有了。民族特色是其一,人文情怀是其二,导演谢飞的《黑骏马》在故乡、亲人、马这些元素上把一种蒙古人特有的带着忧伤的人文情怀发挥到极致,就是内蒙古电影人文特性非常令人骄傲的代表。我们不是只为着打造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活着的,我们首先是为了让我们的亲人和故乡都生活得幸福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号角不单纯是冲锋陷阵,号角在于唤醒人性。这就是内蒙古电影犹如号角的所在。
这部文献纪录片录载的电影既有柔肠寸断的深情,也有舍身的勇士和反抗的英雄,既有金戈铁马的沙场厮杀,也有纵马飞奔中的兄弟醉饮和蒙古包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和平友情。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之外,成体系地讴歌民族文化的特性和表达人文精神的坚守的,只有蒙古族电影。
导演麦丽丝本身就是这七十年中影片成就非常丰厚的电影人。她与丈夫塞夫几十年驰骋影坛,巾帼不让须眉,获奖无数。现在她还在执导《成吉思汗宝藏》,收集七十年来内蒙电影的珍宝,汇集成这部《不要错过》,除了缅怀塞夫和其前后无数优秀的民族电影艺术家外,涌动在她内心的就是这样一份神圣的坚守与传承。塞夫、麦丽丝的《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骑士风云》《天上草原》无一不是我们最喜爱的电影。这些电影活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活着。这个民族的精神活着,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那些数典忘祖之辈,那些出卖灵魂的家伙,那些惊慌失措失去方向的人充满蔑视的鞭挞。
华夏民族本来就是承负天命的民族,是能够坚定不移地朝向自己的目标、寻找自身的大道的民族。在今天的电影产业发展当中,它依旧应该如此大气地引领市场,而非蝇营狗苟、胸怀狭隘、鼠目寸光。今天的世界,全球化危机四伏,中国好电影彰显中国精神此其时也。《不要错过》所以是一面旗帜,就因为它穿过当代人的心灵,在倾诉和讴歌里完成了一次庄严而美的精神跨越,告诉我们不忘初心,巍然屹立,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