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正 编辑|夏添
“宇宙级段子手”翟志刚火了。
近日,神舟13号宇航员翟志刚的一段采访爆火。视频里,他两眼放光,用东北话谈太空漫步感受,“这天真蓝…怎么是蓝的呢?哦,这地球”、“这家伙,太深了,老远了,深不见底啊”,风趣言论令网友直呼“宇宙的尽头真是东北”。
听说要去太空“出差”半年,翟志刚下载了数部电视剧开启“太空追剧”,网友纷纷向他安利好剧,各电视剧官媒向他喊话,助推 #为翟志刚推荐好剧# 等话题登上热搜。在此类话题助力下,抖音等平台的神舟13号系列直播热度不减。
就在国人集体关心神舟13号近况之时,另一边,俄罗斯派驻“人类首个太空剧组”拍电影的消息传回地球。5日,由导演克利姆、女演员尤利娅、宇航员司机组成的三人太空剧组赶赴国际空间站,他们将花费12天在太空实地拍摄电影《挑战》。
对于此事,不知汤姆·克鲁斯作何感想。一年多前,阿汤哥刚刚宣布将与SpaceX和NASA合作一部全程在太空拍摄的电影,如今这“人类首个太空剧组”的名号却被战斗民族捷足先登了。
一场航天影视化的大国军备竞赛似乎在悄然上演。相比俄罗斯,美国好莱坞无疑是这方面拍摄经验最丰富的,依照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片《阿波罗13号》《登月第一人》等,由真实影像修复来的纪录电影《阿波罗11号》,都曾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过影响。
反观中国,作为世界三大航天强国之一,其航天题材电影数量几近于零,即便有太空硬科幻《流浪地球》珠玉在前,它也只能算是带有航天元素的科幻片。
此番神舟13号“太空出差6个月”,向国人大力科普宣传了真实的太空生活场景,借此契机,神舟号系列是否存在进一步“影视化”的可能?在《流浪地球》敲开国产科幻新大门、被外媒热议后,不妨让我们对「国产航天电影」做个大猜想。
“前人栽树”的影视成果
美苏太空竞赛成助推器
太空片向来是国家软实力的某种象征。
太空片创作的分水岭,就肇始于美苏太空竞赛的时局。二战后,美苏冷战在太空竞赛领域愈演愈烈,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大跨步突破,尤以1969年阿波罗飞船助人类登月为标志,“登月热”推动真实航天事件改编影片发力好莱坞。
在人类未攻破航天技术前,太空片只能依靠科幻文学的想象去制作,以1902年“影史首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为代表,太空片长时间停留在浪漫化表达的阶段。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美苏太空竞赛上演,太空片制作才有了切实的航天实践经验做打底。
这期间,20世纪福克斯于1951年出品了《地球停转之日》,这是影史最早描写人类政府首脑与外星人接触的电影,全片到处可见航天实践经验的运用。1967年,美国知名导演罗伯特·奥特曼执导了一部《太空登月记》,影片直接正面讲述了美国太空署准备在短时间内训练航天员登月的故事。
1968年,库布里克拍出《2001:太空漫游》,将人类的科幻片带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深度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真实的航天经验为飞船内部场景的描摹打下坚实基础,制造出“预言式”的未来科技想象奇观,这是它成为影史里程碑作品的关键。
1969年美国成功登月,成为太空竞赛终结的标志点。而围绕相关真实航天事件改编的电影,兼具冒险、惊悚、政治等元素,成为好莱坞市场宠儿。最经典的当属1995年环球出品的《阿波罗13号》,以宣扬美式主旋律的基调,成功向全世界完成了一波文化输出。
与美国打造好莱坞商业大片路线不同,当年的苏联是先锋派艺术电影的摇篮。苏联的太空科幻正是受《月球旅行记》导演梅里爱影响,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艾莉塔》《新格列佛游记》等掀起了一系列本土科幻文学的影视化改编热潮。
即便到了美苏太空竞赛时代,好莱坞拍摄太空科幻商业片的同时期,苏联最成功的科幻电影还是《飞向太空》(1972年)和《潜行者》(1979年),皆是苏联艺术片大师塔可夫斯基所执导的诗意派科幻片,与美式航天片调性大相径庭。
俄罗斯在航天商业片方面惊艳世界,还得要等到本世纪的10年代。著名的“俄罗斯航天电影三部曲”,13年上映的《搏击太空》“复原”了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全过程,15年上映的《天际行者》则聚焦两名航天员在万众瞩目下打开舱门“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故事。
中国影迷最熟悉的俄罗斯航天片则要属《太空救援》,这部曾在中国大陆公映过的影片,同样由1985年礼炮七号遭遇到的事实航天事件改编,该片在当年不但打破了俄罗斯多项票房纪录,连时任总统普京都对其赞不绝口。
神舟号“影视化”诸多优势:
软实力、主旋律、沉浸感
从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到新世纪美、俄航天商业片“两开花”,两大航天强国从科技硬实力、电影软实力两个维度,向全世界做了全方位的国家航天能力宣传。
而反观我国,我们所研制的“天宫一号”空间飞船曾在好莱坞电影《地心引力》里得到过露面演出,但根据我国真实航天事件改编、由我国自己讲述的航天叙事方面,始终没有代表性作品产出。
值此神舟13号胜利发射、成功开启空间站旅行之际,犀牛君认为,行业是时候去思考怎么打造以神舟号、天宫号飞船等作为叙事空间去演绎的影视作品了。
神舟号“影视化”拥有诸多优势,首先是对外的国家形象宣传维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天题材电影是最有力的文化输出品之一。
两年前的《流浪地球》虽仅有少量场景发生在太空飞船,仍一度引起外媒对其的激烈讨论,《纽约时报》当时评论称,“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是后来者,在电影业中,中国也是科幻片领域的后来者,但这种局面就要被改变了(That is about to change)”。
再者,航天题材电影非常契合当下主旋律创作大潮的趋势,容易带动大众的爱国热情。当年的《流浪地球》之所以能拿下46亿多的傲人票房,家国情绪的加持是重要因素。而若将神舟13号影视化,强化航天空间叙事现实感的作品,无疑更容易打动国人内心。
不得不说,相比其它科幻题材,基于我国航天器械的物理空间去演绎故事,给国内观众的代入感是更强烈的,更有助于国产科幻片“沉浸感”的打造。
尤其是近段时间,抖音、微博上有大量神舟13号及天宫空间站的直播和短视频刷屏,借由这轮科普宣传潜移默化植入给观众空间站生活的想象,影视创作者们完全可以此为契机对其进行艺术加工。
当看到我们的宇航员在太空里生活,人们会自觉会带入自我,对不久将来可能的太空旅行进行发散性畅想,这为国内科幻作家、编剧以此为创作基点去创作新故事提供新机遇。
近些年,影视行业一直在大力推动主旋律与类型片的融合创作,《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的票房成绩也证实了这类片的市场潜力,加之《流浪地球》证明国产科幻工业制作的成熟,这让我们有理由期待,航天题材电影今后或成为一大最“高级”的主旋律品类。
故事与工业实力兼备
中国航天片的N种拍法
太空片对推广美国梦、苏联强国形象的助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航天片能够更形象地阐释中国梦和航天梦,在故事、工业硬条件被夯实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一方面,中国一直不缺乏宏大科幻命题的讲故事能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科幻文学就在《科幻世界》等杂志支撑下蓬勃发展,并助力出产过《霹雳贝贝》《珊瑚岛上的死光》等软科幻作品,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
而进入新世纪,经过多年中国科幻人的努力,《三体》《北京折叠》接连获得雨果奖,标志着中国科幻故事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尤以刘慈欣为代表,《三体》所描绘的“宇宙社会学”,是放眼寰球视野以探寻人类命运,其社会性和哲学性具有全球普世性。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等电影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影视工业已发展到能支撑拍摄硬核航天题材科幻电影的程度,此类片想象空间巨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航天电影制作的第一大方向,可以是类《地心引力》的以空间站生活为基底的太空故事片,一来可追求视觉效果和商业大场面,二来加入伦理情感探讨、人性冲突等作者电影元素,以综合调配之。
再者,航天人物传记故事片也可以作为尝试。好莱坞的《登月第一人》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作为影片主角,《搏击太空》以加加林为原型塑造故事,带入两人的第一视角观众都获得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并与当年的宇航员们达致了情感共振。
相信若以杨利伟、翟志刚等中国宇航员为人物原点去拍摄,一部太空版的《中国机长》很大可能会有不错的市场反响。
此外,纪录电影可能是当下最容易制作的一类航天电影。19年的《阿波罗11号》,将真实纪录的新旧影像无缝对接,为人类历史上标志性事件展现了全新的视角,将纪录片拍出了可以以IMAX大银幕规格播放的电影质感,以此制作逻辑拍摄神舟系的纪录电影,未必不是一个新鲜尝试。
就在即将文毕之时,平遥影展上一部名为《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国产软科幻电影正被无数影迷热议,更拿到豆瓣8.6的罕见高分,这正传递出一个信号,国产科幻电影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多。而借着全民观看航天直播热潮,航天电影未必不会成为下一阶段国产科幻开发的重点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