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FIRST电影节,又开启了疯狂刷片的模式。和以往一样,今年的FIRST又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华语新作。不过在所有影片中,我最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这部《平原上的夏洛克》。
为什么会是这部影片呢?
我们先来感受下,它在各个平台上的评分:豆瓣开分7.8分,对于国产电影,这已经属于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在FIRST观众选择荣誉名单(一个要求观众现场给电影打分的评选)中,也一度以8.35的高分位列榜单之首。除了观众,身为主竞赛单元评委之一的演员秦昊在发布会上也不断提到,这部电影是他本届影展的“最爱”,也是最能打动他的作品。
显然,影片打动的不止秦昊,最终由刁亦男担任主席的评委团,将最佳电影文本奖颁发给了它。这个奖项,也是对导演的文本转化能力的肯定。
《平原上的夏洛克》片名非常有趣。提到夏洛克,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是柯南·道尔笔下,那个英挺绅士、智慧敏捷的大侦探形象。而到了这部电影中,“夏洛克”却成了一位来自河北农村的普通老汉——超英。影片的故事就围绕着他的一次奇葩破案经历展开:
超英在翻盖新房时,同村的好友前来帮忙却意外遭遇车祸,为了替朋友讨回公道,也为了填补巨额的医药费,他带着他同村的“华生“,踏上了搜寻肇事逃逸者的旅途;他们锁定了三名所谓的嫌疑人,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奔波辗转在华北平原的城镇与乡村之间,试图探索车祸背后的真相。影片里这位来自农村的“夏洛克”,憨直、柔弱、甚至有些笨拙——实在没办法让人把他们和那个精明强干的侦探形象画上等号。
伴随着角色形象的反差,《平原上的夏洛克》在故事层面,也对传统的电影类型,实现了颠覆与创新。影片的破案主线,显然是对悬疑和侦探类型的演绎。而它的新意,是在这个基础上,融入了中国本土的乡村题材:侦探是普通的农民,场景也搬到了乡下——这一变化,为影片注入了一股浓浓的“土味”,当然,整个故事也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了。不过对于观众来说,相比悬疑,《平原上的夏洛克》更直接更强烈的观感,是“好笑”。
在FIRST放映的第一场,偌大的影院数次爆发出满堂笑声,笑到导演徐磊“心里发虚”。事实上,导演最初并没有料到他的这部处女作会这么幽默:“一个人在工作室里剪片子和大家一起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自己拍的时候也没想到,之前自己没觉得那么好笑的部分。”
但经过环境的发酵,电影里两位农村老汉探案时的笨拙与窘迫,遭遇的种种阴差阳错的巧合,都成为了故事中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
而喜剧表皮之下,却潜藏着荒诞的精神内核。故事中的许多幽默是黑色、讽刺,甚至是魔幻的,包括影片里超英和朋友决定亲自找寻凶手的剧情核心,听上去也有些荒唐。可事实上,这段看上去不那么真实的情节却取材自导演徐磊的亲身经历。和电影里超英的遭遇相似,徐磊老家亲戚被撞,家人都没有报警,一问原因,是担心一旦报警,而且还找不到肇事者,医药费就无法报销。所以大家一致决定,先找到凶手,再去报警。面对家人这个看似荒诞,实则无奈的选择,徐磊当时就认定:这个故事,可以拍。
影片从剧本创作到拍摄结束,经历了近5个月的时间。导演带着30多人的团队,完成了电影的前期拍摄。
电影的拍摄地,选择在徐磊的家乡河北衡水。而演员,也大胆启用了全素人的阵容。值得一提的是,主角超英的饰演者,是导演本人的父亲。其实,导演在拍摄最初,也不是没想过找职业演员。可是后来在拍摄过程中,徐磊发现职业演员无论怎么演都无法摆脱表演痕迹。于是他索性修改了剧本,让没有受到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担当主角。
最后的成片,也证明了导演做了正确的选择——素人演员的演绎固然有些生涩,可他们的本色出演却也释放出人物身上真实而原始的生命力。
作为独立电影处女作,《平原上的夏洛克》在制作层面仍然有它稚嫩,乃至是粗糙的一面,但这并没有影响电影本身的观感。
在FIRST首场放映结束后,观众给影片的评价是:大巧不工——
在质朴原始的影像中,不难看出作品的灵性与巧思。导演徐磊提到过,他喜欢“见微知著”的电影,从小故事折射出大命题,从人物折射出大时代,“这种艺术感,似乎是专属于电影这门艺术的”。
而《平原上的夏洛克》中的不少情节,也拥有类似的艺术特质。其中有场戏,超英跑到镇上调查,发现街边五金店门口架着一台监控仪,本想求助老板调取录像,却遭到了拒绝。眼看着陷入僵局,超英却不慌不忙地跑到一个角落,拿起手机给同村的朋友打了个电话。紧接着,超英的朋友就出现在画面里,同样拿起手机,给自家的亲戚打起了电话。下一个镜头,几个人就已经摆平了所有问题,挪到了五金店的内室,查看起了监控录像。
寥寥几幕,有悬念有反转也有喜感,但再往深挖,这场戏藏着导演对人情社会的细致观察。
在乡镇的人际生态中,“人情”才是彼此往来间最有效的通行证,一通电话,一次串门,再难的困难都能搞定。这类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内涵情节,在影片中还有很多。实际上,《平原上的夏洛克》许多笑点和幽默桥段之下,潜藏着对当下社会细致而敏锐的洞悉:超英破案陷入死胡同,只能找神婆算卦获取探案灵感;两位农村老汉进城追查,遇到保安拦截,无奈之下借用外卖小哥的制服蒙混过关……
从乡野到城市,从人情社会到无情社会,影片用诸多类似的充满设计感,却又无比尖锐的情节,描绘出中国社会的内部肌理。传统的黑色喜剧,在揭露与讽刺之间往往带着一股辛辣。然而《平原上的夏洛克》却不怎么呛人,它拥有的,更多是温柔与感性。影片塑造了饱满丰富的主角形象,也传达出对底层小人物的悲悯与关怀。生长于乡下的“夏洛克”和“华生”,老实本分,充满了市井智慧,但他们也有着各种局限和缺憾。
特别是以“华生”身份出现的另一位主角占义,自私、贪婪、爱占小便宜,在探案过程中经常拖后腿。可是透过这些缺陷仍然能看到他们的闪光之处,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对情谊的真诚付出,对美好家园的朴素渴望,以及更重要的,他们与生俱来的对生存的韧性。一定程度上,《平原上的夏洛克》的结局是反类型的,对于两位主角来说,也是意味着失落、失望,甚至是失败的。可即使如此,他们的生活仍然在继续。
临近结尾处,超英在房顶的蓄水塑料布中倒入了金鱼,水光粼粼地映照在脸上——
这一幕是电影中最梦幻的段落,而这些微不足道的浪漫与温柔,恰恰构成了他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在导演徐磊看来,这群小人物身上拥有对苦痛的“麻木”。
在这里,“麻木”并非贬义词,而更是一种惯常的生活状态,可以释然于生活的各种起起落落,这是来自民间的伟大智慧。徐磊曾写道过,想要拍出“直面生活中的平淡和残酷,又能以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的作品。而《平原上的夏洛克》,就是一部拥有着这种力量的电影。
回望今年的FIRST影展,《平原上的夏洛克》可能是所有竞赛影片中,最适合院线的新作,也是最具有票房黑马潜质的电影。通俗幽默的剧情,接地气的类型风格和角色设定,以及能够引发共鸣的现实主题,都代表着影片所具备的商业潜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监制是《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这也让我们对影片更加完善的制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当然,我们也期望,这部有趣有才同时也有思考的华语新作,能够有机会在全国院线上映,被更多的观众看到和赏识。
FROM:桃桃淘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