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的戰爭,但感覺才鋪陳到一半就結束了,好像很多東西都還懸著,兩對父子兩種關係,無解,配樂很吵。坎城劇本獎言過其實 举报
0 188 0 详情
父与子两种知识分子的对立:严谨学术派和心灵鸡汤派,这也造成--前者的默默无闻和后者的年少有名:当然这些都是表象,内里是父子间情感变奏--当儿子为父亲激烈辩护时可窥一二。在知道儿子为自己的付出后,最终父亲那个镜头预示着双方的和解 举报
1 138 0 详情
无论学识多渊博,也跳不出人性的圈子。 举报
3 2 0 详情
4.5。1.一篇张力十足的电影艺术论文,内部探讨一丝不苟,外在传达亦妙趣横生。2.父与子,永恒的对抗与共融。3.陶罐仅仅是空中楼阁。4.体制内的荣辱,我们既想抛开又难以抛开。 举报
2 95 0 详情
At the very least the conference scene is highly engaging. 举报
1 67 0 详情
这片子和同年戛纳的南尼·莫莱蒂的教皇诞生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应:一个是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誉,却主动放弃;另一个是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却被动接受。两者都有点存在主义的意思,涉及选择和究竟能否选择。对于老学究的刻画,准确、讽刺却又让人心生怜悯。 举报
6 75 0 详情
拍的一般吧,没把犹太民族的纠结和喜悦拍出来。 举报
0 170 0 详情
故事還不錯,拍的也討喜 举报
3 179 0 详情
和期待的不大一样.. 举报
1 144 0 详情
不好笑的喜剧,倒是黑色的有点残酷,有点深刻,一对研究犹太法典的学术父子,但他们却无法处理好父子关系,犹太法典可是犹太人的圣经啊,这太讽刺了。剧作的编排精密犹如一篇学术论文,论点论据条理清晰,直接讽刺了现代媒体的炒作宣传,勾心斗角的社会关系以及复杂的家庭内部问题。★★★★ 举报
8 150 0 详情
冲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看的,本以为是一部沉闷而有深意的剧情片,当诙谐的音乐响起时我才发现我错了,原来是一部黑色喜剧片,的确有深意但却不沉闷,接二连三的分镜很炫目,人物特写镜头张力十足,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从家庭矛盾延伸到社会问题,细节处理得很巧妙,开放式的结局更是意味深长! 举报
1 121 0 详情
看了特别亲切,尤其是对圣经研究有所了解之后心有戚戚然,source criticism毕竟已经是过气了,在现在的考核制度之下也只有儿子这样的学者能生存下来,有两个启示,研究不求完美接近真理,有新的火花就足够了;新资料永远是王道,新方法论新理论都敌不过。还有文人相轻到哪儿都有。结局突兀扣掉一分 举报
2 119 0 详情
人间派和非人间派的两种学术立场,必然前者吃香而顽固坚持纯学术的后者要被孤立,哪怕前者致力更多的是喧嚣和流行,不真正值得那些名誉。但学者或许首先应该当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食人间烟火未必意味着你是不嫉妒不贪念的人。剧本从一对父子和一个搞错了的至高奖项入手,很好的故事,很时髦的后期剪辑 举报
1 122 0 详情
拍的实在讨喜 举报
1 125 0 详情
故事看懂了,但是不明白电影想表达什么?即使再顽固古板的人,也会想要社会认同这有多奇怪吗?表示他们那一片儿的电影我都不怎么欣赏得来…… 举报
很深刻地反映了两种学者的学术精神及生存状态,一种为了学术而生存,一种用学术经营生活。作为后者的儿子,理解并崇拜着作为前者的父亲,甚至为其放弃了自身的荣耀;而作为前者的父亲,唯有在虚名排场的聚光灯下,才逐渐理解了儿子在荒诞世道摸爬滚打中的不易 举报
19 83 0 详情
关于学术男的苦恼。名和奖其实都是关于获得认同。父与子两人在学术上的区别也对应着性格以及处事方法,矛盾也随之产生。整个故事铺垫的很好,前面费了很多时间塑造角色,然后再引入这个非常戏剧性的故事,张力随之产生。 举报
5 191 0 详情
明白为什么尼采会讨厌“学者”了吧 举报
1 97 0 详情
一生只为这一天 举报
0 18 0 详情
一生致力语言学研究的父亲从“城堡”一词的用法知道了自己的得奖是乌龙,专业人士真是可怕! 举报
7 60 0 详情